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才能做到“收入翻番”

http://www.CRNTT.com   2012-12-03 09:11:28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訊/中國的改革開放從1979年開始到現在取得了連續32年平均每年9.9%的增長。可以說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成績面前,社會上仍有不少不滿和悲觀情緒。這種情緒跟收入分配不斷惡化有相當大的關係。黨的十八大因此提出了要改善收入分配。

  新華日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文章表示,當初,日本與亞洲四小龍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公平跟效率。他們之所以能夠同時達到公平跟效率,就是因為他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是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積累了資本以後再逐漸的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實現效率和公平的統一。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獲得又好又快發展,為什麼中國的收入分配沒有像東亞經濟體那樣在快速發展中逐漸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處於經濟轉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沒有按照華盛頓共識所講的“休克療法”那樣,把計劃經濟時代的所有扭曲一齊消除掉。如果那樣做,中國經濟必然會崩潰。中國採取的是一種雙軌制的改革。在改革初期,計劃經濟時代的很多大型國有企業資本非常密集,這不符合中國的比較優勢。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當中,它們是沒有制勝能力的。在雙軌制的改革之下,我們就繼續保留了一些必要的保護跟補貼,讓這些企業生存下去。同時,雙軌制的另外一軌是放開原來受到抑制的、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符合比較優勢產業進入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正因為另外一軌具有比較優勢,所以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生命力。這是在改革開放中,中國沒有像蘇聯東歐那樣崩潰、停滯,而是穩定和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

  文章分析,在中國經濟穩定、快速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也在不斷惡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了保護原來那些不符合比較優勢、沒有自身能力的大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我們保留了一些扭曲。這些扭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結構高度集中,以大銀行和股票市場為主;二是資源的稅費非常低,基本上等於免費把資源送給企業;三是在某些服務業上面保留著壟斷。這三方面措施保證了原來不符合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企業,當中大多數是國有企業能夠生存下來,不至於崩潰。以金融為例,由於中國的金融高度集中在大銀行跟股票市場,而且實際上是有金融抑制的。在這種狀況下,能夠獲得金融服務的還是大企業和富人擁有的企業。他們得到金融服務的時候,實際上是得到補貼的,誰補貼他們?是把錢放到金融體系里面,但是得不到金融服務的普通居民或者是中小企業和農戶。

  同樣,在資源價格的稅費非常低的狀況下,國家財富逐漸轉移到少數能拿到資源開發權的企業手中。另外,金融、交通、通信這些服務業的壟斷也必然創造了壟斷意義。這也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收入分配不斷惡化的最主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