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安排應是未來式而非馬英九所指過去式

http://www.CRNTT.com   2012-12-13 09:21:47  


 
  因此,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所說的“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就是“未來式”的,為未來應當進行的兩岸政治對話以至是政治談判,創造有利條件,預先進行適當安排鋪墊。當然,必須是“合情合理”的,亦即是台灣方面也能接受的。而按照我們的意願,更應當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也可以接受的。

  為此,在這一句話的前面,有“我們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治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等屬於短中期目標訴求;後面有“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的具體內容,與“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一道,組成對兩岸間未來應當進行的政治對話及政治談判的遠期標的訴求。

  據傳參與中共“十八大”報告擬撰工作,因而瞭解中共領導層對台工作新思路的孫亞夫,在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而撰寫的《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文中就指出,“我們主張,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打開破解政治難題的瓶頸;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利緩和台海局勢、降低軍事安全顧慮;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一起承擔避免國家分裂的義務和責任,一起規劃兩岸關係進程,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全文於本報本月八日第三版),這就顯示,“合情合理的安排”,是“未來式”的,是為未來應當進行的政治對話或政治談判的預作準備。而政治談判的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以上幾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