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莫言是條漏網之魚

http://www.CRNTT.com   2012-12-20 15:02:54  


和訊專欄作者、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 盛洪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訊/“有的地方政府要‘打造2000個喬布斯’,也許‘打造2000個莫言’工程已經開始申報了。明白喬布斯和莫言是怎樣成功的,我們就知道他們不是被‘打造’出來的,而是逃脫了‘打造’體系的結果,而這多少有些偶然。我們就要進一步反省,這個教育制度有哪些負面的作用,以致充當了剿滅天才的機器,不知有多少潛在的莫言已經在這裡夭折……”和訊網日前登載學者盛洪的文章“莫言是條漏網之魚”: 

  看了莫言在瑞典的諾獎演講,就知道了他為什麼成功。他講的故事中有一個細節,就是他小學沒念完就被迫輟學,一個人孤獨地在草地上放羊和冥想;後來又混跡於民間社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故事與傳說,並銘記在心。

  雖然這樣一段經歷使莫言至今感到痛苦,但卻使他擺脫了更糟糕的境遇。這就是與其他孩子一樣,受所謂的“正規教育”。正是這種教育,成批量地扼殺了孩子們的靈性,使他們變成平庸之輩。而這一轉變,正是我們社會沾沾自喜的“教育成就”。這種“教育”狂妄自大,認為自己壟斷了知識,凡是脫離了它這個體系的人都被認為是“沒文化”;它認為世間只有一種它規定的文化準則,鄙夷鄉間還殘存的豐富的文化寶藏和萬物有靈觀念,甚至認為這些都是“落後迷信”;它認為凡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摧殘富有想象力的年輕的頭腦,反而把熟背標準答案的人視為優等生。

  謝天謝地,莫言輟學了,使他成為這個製造平庸的體制的漏網之魚。他在孤寂中與自然對話,讓思緒如白雲自在飄揚;他於是受到了天啟。這十年,他在高密東北鄉吸吮著豐盛的文化養分,如他坦言的那樣,為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無盡素材。與此相比,課堂上老師用枯燥的語言解構著渾然天成的詩句,把大象無形的天道矮化為可以用幾個關鍵詞表達的“真理”,於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從潛在的文學巨匠變為合格的中文期刊編輯。

  類似的事情並非只發生在莫言身上,也不只是發生在文科類教育領域,也不僅在中國。據說牛頓在劍橋大學讀書期間,英國爆發了“黑死病”,學生們被譴散回家。然而,就是在這閉門索居的18個月中,他的頭腦無拘無束,思想縱橫馳騁,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觀,為他的三大貢獻,微積分,萬有引力和光學奠定了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