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陳道明:我是文藝界的 不是娛樂圈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1-04 12:45:07  


 
電影就是變成 6D,也取代不了舞台劇

  B: 零片酬回到舞台,有什麼初衷嗎?

  C:敬禮哪能拿錢啊。

  B:是因為你有一些反商業化的情結在裡面嗎?

  C:不是。感情層面沒有那麼複雜。我只想回報一下我的職業,我還熱愛它。而且通過演這個話劇,我還有些欣喜和衝動的是:舞台劇沒有死,還一點都不落後,也可以做到不小眾。現在電影變成了 3D,但它就是變成 6D,也取代不了舞台劇。於是,我們只能反省,我們是不是沒做好,沒有把戲劇觀眾引領好。這回我要回天津,在老地方,我要繼續做劇場。原來我覺得,我做這一步,就是完成感情的心願。

  但通過這件事情,我發現,過了 30 年,我再來演,戲劇的魅力對我還是這麼大。

  B: 30年後再回到舞台上,感覺自己有變化嗎?

  C: 我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觀眾還是觀眾,我還是個表演者,這個關係還在,沒有顛覆。我只覺得,戲劇有獨到的魅力,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取而代之,唯一性是顛撲不破的。我就覺得大家還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不損藝術品質的前題下,市場化、商品化,總之它本身的藝術魅力一點都沒有老。其實搞舞台藝術是需要信仰的!

  B: 它對你還是有吸引力?

  C: 很有吸引力。昨天我還在跟導演商量,什麼樣的劇本,有認識價值,又有觀賞性,找機會,我們繼續做。我沒有崇高的藝術觀,就覺得作為戲劇,作為表演執行者,它的魅力對我誘惑很大。

  B: 你演了這麼多年,可能疲了,為什麼還願意站在那個舞台上?

  C: 你跟觀眾在一個空間里呼吸,每天的創作狀態都不一樣,表演的空間很酣暢。電影演得再好,永遠只會採用一條;但戲劇就是,演 18 場,我就可以有 18 個樣子,有 18 種表演方式,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嘗試,這是電視電影做不到的。而這個變化,立刻就能得到觀眾的反饋,你可以做到及時調整。

  B:你在台上演舞台劇,粉絲都拉著橫幅來捧你的場,給你取了各種名字,比如明叔等,作為一個演員,對這種情形你怎麼看?

  C: 所謂我的粉絲吧,這幫小孩真的很可愛,有時候又挺讓我頭痛的。我們演話劇,這幫孩子坐火車,一看就看三四場,有的更多。他們的經濟,應該說,都不富裕,但這股熱情,這種忠實,我一直心存感激。

  有時候粉絲也會給你壓力,你的一言一行,甚至你每天穿什麼,他們都會關注,尤其是現在有了微博。我這個人呢,最近穿這件衣服,就總是穿它。但在他們眼里,好像就不應該這樣。有時候角角落落的,就給你一種壓力。我更喜歡粉絲關注作品,哪怕是批評,這樣才能讓我的生活狀態自由一點。我想躺著就躺著,我想坐著就坐著,這是人最放鬆的時候,我又是一個崇尚自由的人。

  關於粉絲的問題,我在任何採訪中都沒有回應過,我借這個機會,向我那幫粉絲表達謝意。你們所喜歡的這個人,不是完人,他也渴望自由,給他一點空間,讓他犯一點錯誤,穿一點你們不愛看的衣服,說點你們不是很愛聽的話,這個不算是錯誤,暫且算是自我愛好,和個性空間吧。

  B:粉絲都能給你帶來壓力,你是不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C: 任何人的粉絲都會帶來壓力,初衷都沒有惡意,但是點點滴滴的。比如說話劇演出,頭一天演出在人藝,嘩的一個大條幅拉下來,像個演唱會。戲劇觀眾就可能特別不適應,怎麼搞成演唱會了?

  還有粉絲的尖叫啊,面對那種狀態,對我是壓力。他們的熱情不能抑制,是真實的,但對傳承的秩序有所破壞,很多老的戲迷觀賞習慣不一樣,他們就會想:怎麼這麼鬧啊?這個就會給我帶來一定的影響,當然,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