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蘇貞昌發動火大遊行有得有失相互抵消

http://www.CRNTT.com   2013-01-14 08:47:55  


 
  但就遊行的目標來看,蔡英文的反對兩岸談判要集中得多,也符合當時民進黨人的普遍想法。而蘇貞昌發動遊行的三個訴求,則顯得主題不清,頗為分散,著力點不強,有點予人“為遊行而遊行”之感。當然,馬英九確實在行政執行力方面顯得弱勢,雖然遇到內外環境尤其是國際金融風暴、歐債等不利因素制約,但畢竟他並未將“ECFA”大陸讓利,台海平靜利於經濟發展及民眾安居樂業等有利因素發揮好,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有能力不足之嫌。因而民進黨要上街遊行,對馬英九造成壓力,也未嘗不是好事,或可促使馬英九必須認真注意提高執行力的問題。

  但問題是,蘇貞昌提出的訴求,卻並未能真正打中馬英九的要害,並有“小題大做”之嫌。民進黨支持者上街,並非是被這三大訴求所打動,而是有各種因素,包括蘇貞昌“輸不得”而進行強勢的組織動員,租用了七百輛旅遊巴土將南中部支持者載到台北,等於是免費到台北秀秀,又何樂而不為?就此而言,民進黨中央不管是提出什麼樣的口號,都可以達到此目標。

  但因為蘇貞昌提出的三大訴求分散而減輕了其力度,因而參與遊行者就提出了許多不同於大會訴求的“次訴求”,從而更使三大訴求失了焦。不過,以往聲音較大的“救扁”訴求,在傳出陳水扁病重的情況下,反而被淹沒了,只有他的寶貝兒子陳致中在蒼白無力地叫喊。這是一個頗為奇怪並值得研究的現象。

  至於“誰也不服誰”的幾大“天王”都出來為蘇貞昌“背書”,這更微妙。當然,在政治大義上,他們如果不出來,可能會揹上“鬧分裂”的罵名。而且對蔡英文來說,不利於她明年五月與蘇貞昌競選黨主席;對謝長廷來說,也將蒙上“小氣”的負面形象。或許,他們的參加遊行,也是要在現場直接對蘇貞昌的組織及操控能力進行觀察,以利窺測方向,調整策略。

  有一個必須注意的現象,就是台聯黨“借力使力”提出了“罷免總統”、“罷免立委”的訴求,竟然變成了昨日遊行的主訴求。這是台聯黨覷準了蘇貞昌的三大訴求的力度不足,因而有可乘之機,而“加碼”並對準靶心,但卻反被蘇貞昌以拿來主義的手法所利用。這除了是蘇貞昌要對台聯黨的插花進行反制,搶回遊行的主導權之外,還有可能是看到這個訴求能引發綠民的共鳴,對於強化自己的組織能力有好處,因而乘機加碼,以作為未來一年多進一步鞏固黨主席的權位置,以迎戰蔡英文的挑戰,也作為未來三年多來,不斷製造和積累對馬政府的壓力,爭取贏得“七合一”選舉以至“總統”大選的利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