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霧是空氣嚴重污染的罪魁禍首?

http://www.CRNTT.com   2013-01-14 10:39:29  


 
  霧霾與氣象、污染排放有關,PM10和PM2.5是近日空氣首要污染物

  事實上,霧霾天氣持續,空氣質量下降,並不是今年的新現象。這幾年,每到秋冬特別是入冬以後,我國中東部地區時不時會遭遇這樣的情況,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近期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在氣象學上稱為輻射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這些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三是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環保專家指出,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區,尤其是大城市,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建築施工、冬季取暖燒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質難以擴散,導致空氣質量顯著下降。這幾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專家介紹,PM2.5是比PM10更小的細顆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本來源於工業排放和面源污染。建設項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濃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十一五”期間,全國二氧化硫濃度和排放量有了明顯下降,但是,由於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排放總量依舊巨大,加上空氣氧化性不斷增強,導致污染因子活性增加,許多污染物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二次PM2.5,這樣危害更大。

  需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

  如何防治空氣污染?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表示,從大的方面說,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難就難在需要綜合手段,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污染治理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PM2.5減排就會受影響。同時,大氣污染呈現區域性特征,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PM2.5治理的長期性、複雜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會有所降低,但是要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還有很大難度,需要很長時間。”王金南說。

  針對霧霾天氣,中央氣象台同時發布防禦指南,提醒公眾霧霾天氣使空氣質量明顯降低,影響身體健康,居民需適當防護;由於能見度較低,駕駛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應採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大霧預警升至最高級別 將進一步向南北擴張

  霧霾籠罩中東部

  本報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劉毅)近幾天我國中東部持續遭受霧霾天氣影響,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霧霾勢力將進一步向南北擴張。繼11日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後,中央氣象台12日18時發布最高級別的大霧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台發布的大霧黃色預警指出: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上午,京津地區、河北東部和南部、山東西部和半島地區、河南東部、蘇皖北部、四川盆地、重慶西部、湖北東部、湖南東北部和南部、貴州西部和南部、雲南東南部、廣西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另外,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華北的平原地區、黃淮、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華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