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長要努力尋找到“窄門”

http://www.CRNTT.com   2013-01-21 08:33:50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訊/2012年經濟增長數據於18日公布,2012年中國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8%。2013年可能繼續將增長目標定在7.5%。

  北京商報發表財經評論人韓哲文章稱,早在去年初的全國“兩會”上,2012年GDP增長目標定為7.5%,八年來首次低於8%。其釋放的信號意義不言而喻,要犧牲一些GDP的速度,提高GDP的質量,降低GDP的成本,簡言之,就是調結構,就是轉型。

  文章認為,7.8%的GDP增速對於當前中國而言,已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穩定的GDP增速,是為改革轉型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使得我們可以下決心將已達成共識的新發展理念逐步推向現實,逐步形成現實的執行力。如果我們仍只在滿足於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橫向比較中,那麼我們就要錯失這已經微微打開的轉型之門。

  過去一年,我們在經濟模式轉型方面的進步不算很多,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伴隨著各地大規模投資計劃的陸續出台,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老路、舊路又再次為一些地方主政者所青睞。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投資率過高,以至於對消費率產生了擠壓效應,並因為這投資是由政府和國企所主導,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低效率和浪費嚴重的問題。因此如果投資熱情再度高漲,大大小小的地方版4萬億扮演的不過是嗎啡的角色。

  不久前,一場波及全國多個省市的霧靄讓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討論無從回避,僅僅是採取一些非常措施,關停一些企業、停駛一些公車都只是杯水車薪。霧靄不是偶然,其無疑是我們長久以來經濟增長模式的副作用乃至弊端,這種伴隨著高增長的高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一直在透支著我們的大氣、土壤、江河湖海。這一場躲無可躲的霧靄,給了我們很好的警醒,轉型要快,改革要快,因為傳統發展模式弊端的反戈一擊要比我們想象的快和狠。

  這個轉型對企業有要求,但對政府有更高的要求,因為現階段中國企業的創新乏力更多的是來自體制環境,因此政府需下大力氣創造一個鼓勵創新和創業的環境,而這必然要求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放開市場准入,打破執照的壟斷權,維護公平競爭,而不是有意無意地維持著所有制歧視。正如哇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所言,現在不應該區分國有企業、非公有經濟。在中國國土上的企業都是國有企業,都是中國的企業,中國國有的企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