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2中國經濟出現趨勢性向好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1-23 09:46:43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訊/一如市場預期,18日發布的2012年經濟增速為7.8%,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0萬億元,達到519322億元。這個增速意味著,中國已告別過去長達30年的高增長期,而正式進入中速增長階段。

  2012年年初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5%,全年經濟增長超目標完成,應該說是中國穩增長政策的結果。儘管如此,“7.8%”的增速是進入1999以來中國經濟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來“倒數第二”的經濟增長速度。

  和訊網發表時評人鄧聿文文章表示,客觀而言,能夠實現這個增速,實屬不易。2012年的中國經濟,可用“內憂外患”來形容。從外部來說,儘管美國經濟有所復甦,但復甦力度並不強,歐洲則繼續陷入債務危機中,而日本一方面受制於國內經濟的不景氣,另一方面釣魚島爭端也影響著中日貿易,此三者是中國進出口的主要對象,這是外貿為什麼沒有達到目的的主因。從內部來說,更是困難重重。實業遭遇“寒冬”,房價在短暫回調後重又走強,股市綿綿下跌,物價雖然整體漲幅不大,但與百姓關係密切的農產品則漲勢凶猛。“內外夾擊”,使2012年的中國經濟比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初期的2008、2009年要艱難得多。

  文章分析,儘管這樣,2012年的中國經濟仍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其中,幾個趨勢性的變化值得重視:

  首先,應肯定的是,2012年首次出現城鄉居民個人收入增速超GDP增速的情況。當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為2695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義同比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7019元,名義增長13.3%。在過去的高增長階段,除了改革初期的幾年外,其餘年份都是人均收入增長落後於GDP增長。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是讓百姓受益,如果百姓收入增長趕不上GDP增長,說明經濟增長的成果很大部分沒有讓百姓分享。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居民收入增速超GDP,可能預示著一個收入增長的轉折,也為更多更好的消費打下基礎。

  其次,7.8%的增速是一個有質量保證的增速。在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外貿沒有完成如期年初計劃,全年進出口比上年增長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7.9%,進口增長4.3%,離10%的預定目標差距很大。外貿沒完成目標,表明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012年是負的,這種情況下,能夠取得7.8%的增速完全靠的是內需,即投資和消費。考慮到過去高增長年代,外貿對經濟增速的貢獻在“三駕馬車”排第一,而國家為了促外貿,往往要支付很大的成本,包括人工和環境成本,就此而言,去年的經濟增長是擠掉了外貿泡沫的增長,質量更有保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