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變農民工模式打造出口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1-29 08:45:56  


 
  文章認為,中國是製造大國,按照製造業的規律,中國不應奢望在短期內成為科技大國,但完成可以成為工藝與效率大國,通過工藝流程的改造、通過機械化使製造業上升到新的台階,介於製造與創新之間的製造1.5版本。
 
  農民工的紅利時代結束,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無法在城市落戶使農民工缺乏歸屬感,使農二代無法得到正常的教育,心理疾患上升。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勞動力使企業成本上升,表現在產業的次品率與返工率等方面。工藝流程改變卻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大量低素質的勞動力決定了中國製造遭遇圍追堵截,產業升級卻困難重重。
 
  農民工的邊際效率在下降。2007年9月3號,聯合國下屬的“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位美國工人一年人均產值是63885美元,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愛爾蘭工人(每年人均產值55986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盧森堡工人(每年人均產值55641美元)。亞洲各國工人每年平均工作時間都超過2000小時,平均每小時的工作效率卻普遍較低。依靠低成本與加班,農民工的效率會下降,強行提高最低工資,相當於向企業轉嫁成本。

  文章指出,缺乏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就缺乏產業升級的根基。
 
  去年5月1號,國家統計局發布2011年中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數據顯示,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億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月均收入為2049元,比上年有所提高。2010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這些80後、90後農民工總數約在1億人左右。如果新生代農民工仍然無法市民化,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技術培訓,中國從出口大國向出口強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文章強調,核心技術、制度革新,千頭萬緒,從人開始。從弱到強的核心是人力資本的強,而後才有企業的強,最後才有國家經濟的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