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孫興傑:移民潮是中國的一張另類成績單

http://www.CRNTT.com   2013-01-31 10:16:24  


據最近公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民來源地,技術移民、投資移民成為主體,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第三次移民潮。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訊/“全球化為個人追求自由與權利提供了機會,移民是“用腳投票”的形式,也是衡量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另一張成績單。”時代周報日前登載孫興傑的文章“移民潮是中國的一張另類成績單”如是說。

  據最近公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民來源地,技術移民、投資移民成為主體,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第三次移民潮。相比於前兩次移民潮,精英出走成為第三次移民潮的特點,在精英移民的背後是財智的轉移與流失。全球化為個人追求自由與權利提供了機會,移民是“用腳投票”的形式,也是衡量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另一張成績單。

  移民,由來已久。移民的動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移民來源地的貧困、政治不自由等因素將人“推”出去;而目的地則恰好提供了更富裕、更自由的生活。隨著通訊、交通技術的革新,跨國移民的費用大大降低,從而為移民潮提供了硬件基礎。中國第三次移民潮的主體是擁有財富與技術的中產階級,造成了技術與財富的雙重流失,這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2011年中國流向各國的投資移民超過1萬人,主要集中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投資移民幫助目的國發展產業、解決就業。有人戲稱,中國的投資移民幫助發達國家渡過經濟危機的難關。資本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身家過億的民營企業家們“集體”移民海外,實際是資本與人才的雙重流失。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採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企業家是創新的源動力,是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先鋒”,如熊皮特所言,經濟的增長依賴於企業家的“創造性破壞”。投資移民其實是一種產業及其創新能力的轉移,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進入瓶頸期,出口導向與基建拉動的潛力趨於耗盡,世界正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前夜,唯有企業家的“警覺性”才能夠進行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開發,換言之,創新的主體應該是擁有資本與冒險精神的企業家身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