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對內對外 雙向拉動

http://www.CRNTT.com   2013-02-03 08:33:52  


中國通過推動新一輪城鎮化進程,將有效挖掘內需的巨大潛力,拉動經濟增長,并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活力。
  中評社北京2月3日訊/2013年,世界經濟將在深度轉型調整中緩慢復甦,主要經濟體實力對比格局正發生實質性變化。發達經濟體規模將首次降至50%以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新興市場國家的規模將首次超越發達國家。

  人民日報發表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文章表示,在美歐日債台高築、需求萎縮、困局難解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將承擔起推動世界經濟復甦重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8%和8.4%。

  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經濟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30年。中國通過參與國際產業轉移與分工,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新的製造業中心、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

  2011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9.98%,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在全球貿易份額中占10.6%,連續第三年居各國之首。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經舉足輕重,並且這一趨勢在不斷延續。

  文章稱,長期以來,中國大量吸引利用外資、開展巨額對外貿易和加快對外投資,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也使中國經濟成為拉動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經濟形勢面臨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增長形勢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中國通過推動新一輪城鎮化進程,將有效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從而有力拉動經濟增長,並為世界經濟的復甦注入活力。

  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1.3%,而主要發達國家城市化率一般在70%左右,中國的城鎮化增長潛力巨大。

  文章認為,城鎮化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顯著的雙向互動特征,城鎮化進程可以擴大消費、拉動內需、促使產業結構升級,而經濟增長則可以進一步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合理的城鎮化進程將使中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更加強勁,發展模式更加可持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穩健,使其他國家得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