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應重點構建中長期風險應對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13-02-01 08:54:00  


中國經濟中長期風險大於短期風險,未來的宏調重點應該在穩增長的前提下構建和完善應對中長期風險的長效機制。
  中評社北京2月1日訊/從主要宏觀數據看,中國經濟已呈緩中趨穩態勢。中國經濟時報發表財政部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胡振虎博士文章表示,中國經濟的中長期風險大於短期風險,未來的宏調重點應該在穩增長的前提下構建和完善應對中長期風險的長效機制。

  一、短期風險:外部風險大於內部風險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短期內仍面臨不穩定、不平衡和不可持續風險。表現為:外部經濟環境仍存繼續惡化的風險、內部新舊矛盾交織等。

  (一)外部經濟環境仍存繼續惡化的風險

  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蔓延,全球經濟失衡仍在持續。首先,歐債危機陰霾揮之不去,仍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性。其次,美國經濟仍在艱難復甦,動力有所減弱。再次,由於長期財政赤字,主要發達經濟體不得不動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將導致大量投資資金流竄到新興市場套利,造成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泡沫化,而一旦資金逃逸,將產生市場大起大落的風險。另外,其他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也面臨下行壓力,整體上並未擺脫經濟減速期。

  (二)內部新舊矛盾交織的風險

  中國經濟短期內仍面臨不穩定、不平衡和不可持續風險,內部新舊風險突出表現在:首先,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可小視;其次,新一輪銀行壞債風險或已顯現;再次,“影子銀行”、不規範的民間借貸與房地產等泡沫經濟結合,一旦資金鏈斷裂,中小企業和利益相關者受到衝擊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概率變大。此外,經濟下行後,經濟快速增長時掩蓋的一些舊矛盾開始凸顯,演變為新矛盾,尤其是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開始使用一些違法、違規手段展開不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三)外部風險大於內部風險

  對中國經濟短期風險而言,外源性風險大於內生性風險。主要外源風險因素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尤其是糧食價格上漲衝擊,國際短期資本大舉進出中國市場;如前文所言,短期的主要內生性風險包括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泡沫、銀行呆壞賬等。雖然對外貿易依存度逐漸下降,但中國對外資的依賴仍然很強,在去杠杆化的過程中,歐洲金融機構將從全球其他經濟體大量撤資,這將會對經濟造成衝擊。2012年10月份,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12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的定量分析顯示,中國經濟趨緩有2/3源自外部因素,其餘源自內需不足。雖然近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由於此輪經濟收縮受主動調整、周期性波動等內部因素影響較大,更多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的結構性因素是長期的,負面效應只會逐步顯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