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城市體制改革是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13-03-12 09:01:57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戶口制度所造就的城鄉二元分割制度。當時設置這種制度是為了對社會加以有效的行政甚至政治性管理,但正如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所表明的,城鄉二元制度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化最主要的結構性和制度障礙。今天中國社會所面臨的很多社會衝突也大多來源於這個城鄉分割制度。

  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城市化開始,但問題並不突出。當時提倡“小城鎮”建設比較適合當時的環境,尤其是為了適應鄉鎮企業發展的需要。直到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之後,高速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加工業的發展吸收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城市化有了快速的發展。最近10多年來,城市化一直處於提速狀態。

城市化也要造就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

  從前人們抱怨中國城市化過慢,現在則相反。很多人開始抱怨城市太大,城市生活太緊張,城市的環境太糟糕。可以相信,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內,隨著城市化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資源,隨著城鄉統籌等新政策的實施,城市化的速度只會加快,而不會放慢。

  世界各國在城市化方面走過了很多彎路,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教訓。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有必要把城市化置於城市體制改革的內容中來加以討論。也就是說,人們必須明確城市化的目標,不僅要造就大城市,不僅要城市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造就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在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城市化並不意味著農村就不重要了。在推進城市化的同時,人們也必須加緊進行農村建設。單方面的城市化必然會導致無窮的問題。今天,中國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在通過以行政手段消滅農村的辦法來加快城市化,這已經導致了城市的農村化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很顯然,如同人們強調新型城市化一樣,農村建設也要追求一種更為可以持續的模式。城市化和農村建設必須統籌起來,這應當是中國這些年所強調的“城鄉統籌”的主要內容。單純追求城市化和單純追求農村建設,都會適得其反。

  實際上,在中國,在所有這些方面,人們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的。的確,中國城市化在高速度地進行,但是很多官員和學者對城市化的概念並不清楚,對“城鄉統籌”的概念也不清楚。什麼叫城市化呢?到現在為止,大概把城市“做大”是很多人的共識。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而在“城鄉統籌”方面,問題更多。

  在一些地方,對地方官員來說,城市化僅僅意味著土地的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地方官員所關心的只是通過各種途徑把農村的土地轉變成為城市用地,而對如何把農村人口有效整合進城市並不感興趣。因為不關心人,很多城市的人口素質沒有在提高,而是在下降。同時,很多人也沒有意識到如何去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使得他們拉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