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百年宋教仁

http://www.CRNTT.com   2013-03-23 11:14:46  


 
  張耀傑:我在寫《誰殺了宋教仁》一書中,遲老師的書是我重點參考的,我本人的研究原則是做減法不是做加法。現在重新發現宋教仁、紀念宋教仁不要添加多少東西,他的路徑肯定是正確的。高老師也說,他的路徑跟孫中山比肯定是正確的,選對了路徑。但我要強調的是他為什麼沒有走通?他自己有沒有問題?哪些東西沒做到?應該做的東西哪些做到了?我們研究都習慣於做加法,不習慣做減法。我正在寫關於黃興的書本(已經有3萬字),他一輩子撒過很多謊。宋教仁有真正的理想,黃興沒有。所以我認為那個遺言肯定是宋教仁的原話。宋教仁很聰明,注重思考,但思考不完整。最應該制定的怎麼保護個人人權、怎麼保護私有財產,怎麼保護地方自治,這樣落實了憲法才能打通。而對基礎的東西沒有考慮,而只考慮怎麼做議會、改憲法等是空的,基本東西沒有做是不行的。總想議會和責任內閣淩駕於總統權力之上,不知道三權分立總統的權力不可替代、司法的權力更不可替代。包括《鄂州約法》、《臨時約法》以及自己做的國民黨政治大見解,對司法獨立、法律的權威一直沒有像重視議會那樣重視,法制局的局長沒有司法獨立的意思,這個局長就是不合格的。所以我覺得他的缺陷必須說明白,不能因為他選對了一個路徑而且被暗殺了就不去發現他的短板,他缺什麼,最後我們才知道重視什麼。

  遲雲飛:我先前講了宋教仁和孫中山對於共和制度的設計,可能我沒說明白:我並不認為宋教仁就是對的,孫中山就是錯的。我覺得他們兩個的設計和想法都有道理,也都有問題。問題在哪兒?在中國這麼一個有兩千多年專制傳統的國家建立民主政制,建立一個現代法治國家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這點無論是宋教仁還是孫中山估計都不行。特別是宋教仁,他可能把建立現代民主政制看得太容易,也許正因為這樣導致他失敗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的看法,張耀傑虛化英雄人物的說法很有啟示,高全喜老師把宋教仁提得很高,我想問高老師一個問題:如果1913年宋教仁沒有死,中國的道路會有什麼不同嗎?

  高全喜:我比較看重宋教仁案的意義,因為現在說宋教仁失敗了我覺得有問題,怎麼能談宋教仁是失敗了?假如宋教仁不被暗殺,他肯定可以當總理。而且即便在總理過程中可能會和袁世凱的總統產生一系列的矛盾、利益、鬥爭,但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現代政治都是有矛盾的、有鬥爭的,這是正常現象。宋教仁的基本原則是主張議會鬥爭,主張和平的方式建國,主張和平的方式組建政府。鬥爭再激烈再複雜,只要是在法治情況下、在憲法情況下,這種鬥爭就不但不是短板,而且是設計日常政治的基本情況。假如宋教仁沒有被刺殺,那孫中山那種革命的激進主義想法很難變成一個通過宋教仁的死激發出來的對當時袁世凱的重新反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事日常的議會鬥爭,隨著時代演進,舊政治家去了,新政治家出來了,中國看上去沒有大變化,但經二十年、三十年的演進會有一個逐漸比較成熟的現代國家制度建立起來。宋教仁被刺後,孫中山採取一系列的激進行動,後來共產黨更加激進的革命,一輪比一輪激進,一百年了,我們得到了什麼?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他的作用非常重大。

  耀傑對宋教仁的評價,他說宋教仁太年輕。而我認為政治家都有短板,人無完人,追求權力也很正常。遲教授所談的我非常贊同,追求權力做總理,只要符合規定,符合當時的選舉制度、政黨制有什麼了不得?一輩子能做下去,法律又允許,那是他的成功,有政治野心、政治雄心沒有關係,關鍵是這個雄心要受制於憲法以相應的法律制度約束。在這個約束下做得更好,你的雄心更大,那麼你的作用更大,國家的構建可能就更加富有內容、更加成功。所以我覺得不能說他有沒有政治野心,而是在於他基本的認識是否尊重遵循法律尤其是憲法,這點非常重要。

  這些政治家們對司法不太重視。我們看到美國國家構建過程中,聯邦法律權威也是在過程中逐漸塑造出來的。剛建國時政治權力、行政權力、立法權力比較重要,這是正常的。司法權力,只要給它獨立的位置,它的權力會逐漸建立起來。當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及後來制定的憲草都是給予以獨立的司法權,在權力配置中的獨立地位,那麼也就可以了。對那個時代的政治人物不能苛求,所以我並不認為宋教仁被刺是失敗者,只能是一個悲劇,由於這個事情使孫中山找到借口重啟革命,中國進入了新進程。

  張耀傑:這點我贊成高老師所說的,只要宋教仁不死,肯定會出任總理。當時執政的人很多,肯定當不長,但只要宋教仁不死,國民黨就是議會政黨,不是孫中山的革命政黨,只要議會政黨在,宋教仁會逐漸磨煉成為一個很優秀的政治家,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遲雲飛:當時北洋系的報紙說宋教仁自己想當總理,宋教仁回答:在共和民主國家,人人都有可以成為國家領導人的權利,共和國國家的總理或者領導人跟過去的王朝政制當官、撈錢、有錢不一樣,共和國家的領導人是受老百姓的囑托給大家辦事,如果任何一個國民覺得自己有興趣有能力都可以當這個總理,都可以為大家服務,為人民服務。這是第一。

  第二,接著高老師的話說,在民主政治最初實行時,畢竟有一段混亂時期,亂哄哄的,議員沒有紳士風度,在議會就打起來了,甚至宋教仁、黃興、孫中山主張民主政治的人自身對民主政治的理解也有一些混亂和不足都是正常的。最要命的兩點是按憲法行事,另外允許不同的政見、政治勢力存在,而不是用軍隊、武力取消,這是最重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