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百年宋教仁

http://www.CRNTT.com   2013-03-23 11:14:46  


 
互動階段:

主持人:接下來是互動時間。

  提問1:各位老師好!演講非常精彩,百年宋教仁實際上是百年憲政,但中國走到今天依然這麼專制,中國為什麼不能走民主憲政道路?還要多長時間才能走這個道路?是領導人不明白還是故意的?想請各位老師預測一下,謝謝!

  高全喜:中國百年憲政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這里頭最根本的問題是掌握權力的人不願意讓出權力。所謂憲政,最根本的一條是限制掌握公權力的人或者組織的權力。我們首先要把公民社會建立起來,通過社會的力量對掌握權力的人形成壓力,形成抗議,形成反對,使他們沒法把權力不斷獨攬在手里。但這里有一個問題(一百年前也有過這樣的例子),他們的反對方式是通過大家集合在一起,社會動員以暴力反對,用槍杆子把你推翻,然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可能比當時推翻的政權還要專制、暴力,這套邏輯目前來看很難走通。公民社會在於大家通過合法方式、抗議方式、和平方式逐漸改進政治,造成壓力,使統治者自我改良。之所以沒有建立起憲政在於,他們有壓力,但他們用槍杆子,通過槍杆子反對建立起來的還是一個專制社會,只不過主人變了,你當了專制者。一般的反對又不可能使得他構成絕對的壓力。但我想隨著現在新的社會或者各種各樣的力量、工具、全球化的構成、信息的掌握、各種方式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一定會逐漸改良地建立一個憲政國家。一百年,槍杆子沒有實現很好的轉換,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現在也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意義來說,現在還不如百年前的環境。

  提問2:遲先生您好!您講到中國的文化傳統,想請您分析一下百年前和現在對於民眾的基礎有沒有變化或者您有什麼觀察?因為我覺得剛才分析一個英雄人物對時代變遷的影響,什麼樣的英雄最後能勝出,什麼樣的政治人物能夠影響。這方面想請台上三位說說,謝謝!

  遲雲飛:我覺得現在中國條件不好說,因為就我觀察中國現在的思想界和社會上大概有三種派別:一種是左派,老左派,比如胡喬木先生;新左派,40左右歲,他們主張回到毛澤東時代,用革命、運動的、暴風驟雨式的方法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一種是用溫和的、自由主義的,用改良的、漸進的辦法實現民主憲政,用制度設計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有更多的人是維持現狀派,只要經濟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還能夠逐步改善就OK了,民主不民主無所謂。中國沒有民意調查機制,也沒有真正的投票機制。所以這三種想法的人我不知道哪種多,所以說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絕對夠不上思想家,但我覺得靠攏溫和的自由派學人。

  高全喜:近百年來思想界演變過程某種意義上繞了一個彎,回到了源頭。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一百年來在重複一個事情,雖然我們經濟看上去有的發展,一百年前積貧積弱,現在經濟發展變成了世界總量第二,而且大國崛起,經濟很繁榮。但我們若從精神、道德、思想、民情里說又回到了一百年前。為什麼這樣說?一百年前中國之所以產生重大的變化是由於外部世界、西方的船尖炮利或者制度文明產生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有兩個主要思想:一個是基於過去的王朝政治的臣民意識轉向現在要國家富強,個人要變成現代的新民。但這個新民怎樣實現出來?新民在社會中能不能實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在所謂的民族悲情中、一百年的社會屈辱悲情中,大體上有兩條路:一條是通過偏重自由主義的個人和作為公民的政治上的逐漸改良,經濟上和傳統士紳發展、演進大家逐漸發展起來。但這個過程並沒有持續的強有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隨著不斷的政治事件、黨國的崛起、日本的入侵,到了建國一種集體主義的、民族主義的、國家主義的變成主旋律,而個人、公民的思想逐漸變被打倒、被制約、被壓制。

  改革開放後,相對來說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公民權利、尊嚴的東西逐漸變成社會大體上的正常,進而發展起來了。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隨著現在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美問題以及其它問題,共產黨執政面臨新危機,然後又開始大國崛起,所謂民族主義重新變成新潮流、新熱點。一百年前基於一種悲情的民族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起點上的階段,一百年後又回到了以前。到底是民族主義、集體主義、國家主義占主導,還是個人權利、個人主義、掌握自己命運的占主導?現在面臨的問題最終還是個人主義和國家主義或者集體主義的關係,現在不論是自由主義、所謂的新左派、儒家思想,最後都歸到如何看待個人與國家的關係上。在這個問題上,經濟發展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民主憲政基於個人權利,集權專制是基於國家主義和集體主義,現在還處在這一頁,沒有翻過來又重新回到過去。雖然現在經濟發展了,都是一些新東西,但底色還在一百年前,還在繞。

  主持人:討論得非常熱烈,但時間所限不得不到此為止,最後請幾位老師用一句話總結“百年宋教仁”。

  遲雲飛:我還是認同宋教仁追求的民主憲政價值,但我希望以一種漸進的、改良的、妥協的方式實現,這個妥協要有權力的人割舍自己的利益和權力做出一定的妥協,也要社會精英給有權力的人一些容忍的時間和空間,漸進性的,我們國家才能夠逐步走上一個健康的、民主的、自由的、和諧的、法治的也就是憲政的路。謝謝各位!

  張耀傑:宋教仁不是一個人,是一系列的人,宋教仁後面的中國人有陳水扁、謝長廷、蔣經國、李登輝、馬英九,如果大陸能像台灣出現一批又一批像宋教仁式、李登輝式的、陳水扁式的政治人和公民,我們這個社會就會逐漸走向民主憲政。

  高全喜:1913年到現在一百年了,我們重新從1913年開始,未來宋教仁所代表的這樣一個政治路線及他所擔當的政治任務在未來中國政治的改革轉型中能夠強有力的浮現出來,不至於落得宋教仁這樣的悲劇,不至於因為一些悲劇而阻斷了中國正常的一個民主憲政道路的進程。我們的願望是好的,但有時有天意在。人世間的事物不是自然的邏輯,有些國家確實發展很好,但有些國家縷縷遭難,這固然跟這個國家的國民、政治家有關,但有時也有天意。謝謝!

關於燕山大講堂:

  燕山大講堂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主辦,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評論頻道承辦的、向網友免費開放的公眾論壇。創辦於2008年5月,每周約請政府官員、著名學者、企業家或其他領域思想者到論壇現場發表演講並與聽眾互動交流。燕山大講堂堅持建設性、開放性、前沿性、學術性,匯聚思想,容納意見。被譽為由門戶網站承辦的最具成長性的思想論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