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13-03-26 10:11:52  


 
  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城市的產業升級問題。產業需要城市,城市需要產業。國內很多官員對產業升級往往有不科學的看法。他們往往把產業升級解讀成為“今天生產服裝,明天生產電器”。對他們來說,關閉服裝工廠,把之轉型成為電器工廠,就是產業升級了。這只對了一半。或者說,這只是產業升級的其中一種。產業升級也可以指的是同一產業鏈條上的升級,就是同一產業鏈條中往高端爬。也就是產品的附加值問題。實際上,像中國這樣的大陸性經濟體,不可以輕言放棄任何產業。

  人們在歐洲可以觀察到,很多城市因為產業的升級,很多產業已經轉移出去。一些城市甚至已經沒有了製造業。因為有福利制度,那裡的人民仍然有體面的生活。但是,因為沒有了工作,民風變壞。文明的進步和工業化和城市化緊密相關,沒有了工業化,文明的進步就會成為問題。反之,那些善於往產業鏈高端爬的城市,在實現產業的升級的同時也實現了城市升級。歐洲不僅自己是消費社會,而且全世界都消費歐洲的品牌。很顯然,歐洲的品牌例如鞋帽服裝,都是同一產業鏈上升級的結果。

  無疑,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產業升級問題。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城市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的是簡單的產業擴張。但這條路現在已經走到了頂點。從國際經驗來看,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到知識密集型再到服務密集型,是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必由之路。到現在為止,發達城市的經濟和產業升級已經走過了這些階段。當然,中國的城市不能簡單重複這個路徑,但這個過程的確提供了一個方向。

  進一步說,城市也可以制定一套系統的產業政策,來發展和城市經濟社會條件相得益彰的產業。有的城市生活質量高,可以吸引藝術家,就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的城市大學多,傳統工業基礎好,可以考慮發展綠色節能產業。具體政策可以包括減稅、獎勵、發展相關設施等。這些產業政策還可以和前文提到的人才政策相結合。擁有了大量與產業政策方向一致的人才,可以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同時,城市的產業政策應當有前瞻性,配合經濟技術進步的趨勢。但總的來說,城市的產業政策的重點是提供一個平台,具體還是靠企業做。

  同樣重要的是,產業升級要和城市的整體升級結合起來。城市升級的目標必須明確,也就是城市的定位問題,是國內城市還是國際城市?通俗一些說就是,城市升級向哪一個城市“叫板”?這個定位明確了,城市的產業升級定位也會明確起來。

  從先進城市的經驗來看,產業的國際化不僅是城市升級的有效手段和途徑,而且也是城市國際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同時,國際化也會對城市的進步保持永遠的壓力。因為處於國際城市鏈條上,城市當局會感覺到永遠外在壓力,追求進步。在國際化狀態下,城市當局很難會產生“坐井觀天”的局面。相反,因為國際城市間的激烈競爭,城市當局總會有“不足”的感覺,從而為城市提供進步的動力。

  本文是作者在廣州、深圳、珠海和順德等地有關中國城市化研討會(2012年)幾次發言的第三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