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靖:中國對朝鮮必須旗幟鮮明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9:50:33  


 
  更具深遠戰略意義的是,這次決議彰顯了中國對朝政策的重大轉變。首先,中國政府不再反對,而是積極配合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嚴厲制裁。其次,朝鮮第三次核試以來,中國官方聲明中已不再堅持“為朝鮮半島和平做出不懈努力”的一貫立場。這意味著中國不再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對朝鮮的支持和援助;不再單方面承諾對朝鮮無條件的軍事保護;不反對國際社會在必要時,在聯合國主導下對朝鮮採取“重大行動”。

  中國改變立場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新領導層充分認識到朝鮮局勢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一味地姑息遷就、強調和平穩定的立場,無助於改善朝鮮局勢,反而使金氏政權變本加厲,一意孤行地採取毫無理性的挑釁政策。金正恩上台以來,盡管試行了農業改革政策,有條件地開放了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羅津港,並且開始探索中國式的改革開放模式,但在其內部,因領袖的突然更迭而導致的權鬥,以及金正恩為鞏固自身權力而採取的種種激烈手段,進一步激化了內部矛盾。

  在國際孤立,經濟危機和安全憂慮的三重壓力下,傾向改革的“新政”很快便偃旗息鼓,被更“強硬”的立場所取代。“核訛詐”的老伎倆便成了鞏固政權、穩定國內局勢的唯一手段。金氏政權接連不斷地挑釁行為,加劇了地區局勢動蕩和不穩定性,從而危害了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根本利益。

  中國加入國際社會對金氏政權進行嚴厲制裁的目的,是“惡疾用猛藥”,目的是促其醒悟,放棄損人不利己的核武野心,改弦更張,重新回到“六方會談”、回到理性協商的軌道上來。

  倘若金氏政權執迷不悟,甚至鋌而走險,中國也應做好充分應對准備。一旦採取“重大行動”,中國要和國際社會——尤其是韓國等周邊國家——積極溝通合作,做好相關的准備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