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人口發展的角度來講城鎮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08:53:29  


未來5-8年,以人口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以制度創新為重點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到底中國未來5-10年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在內外環境變化下我們能不能有新的發展路徑,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現在提出了城鎮化。

  上海經濟評論發表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未來5-8年,以人口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以制度創新為重點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使有條件的農民工市民化;用5-8年左右時間,形成人口城鎮化的制度框架;用8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

  這里有三點基本分析:

  第一,從實踐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本走了一條以規模擴張為主要特點的城鎮化道路。傳統的城鎮化模式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代價。突出表現為三大問題:(1)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以及由此導致的高房價問題。2008年,全國土地財政收入為16255億元,到2011年增加到41545億元,3年間增長了2倍多。(2)環境問題。比如北京的霧霾,有人問,這樣的城鎮化還能持續下去嗎?(3)城市交通問題。根據相關調查,全國667個城市,約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時段出現擁堵。

  第二,從現實情況分析,所謂人口城鎮化,是指農民流入城市就業並長期生活,成為城市新市民和逐步融入城市的過程。未來5-10年,以農民工市民化為重點的人口城鎮化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首要目標和基本要求。

  第三,從人口城鎮化的戰略作用分析,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加快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充分釋放國內巨大的需求潛力,尤其是消費需求潛力,將形成中國未來5-10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由此,中國將走出一條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當前提出新型城鎮化,同以往相比,大背景發生了重要變化。(1)中國城鎮化還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上。從國際經驗看,城鎮化率處於30%~70%的時期,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2012年中國的名義城鎮化率為52.6%,正處於快速發展的區間。(2)中國城鎮化水平滯後於工業化進程至少有5-10個百分點,未來的5-10年需要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促進工業化轉型升級。(3)中國進入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新階段,城鎮化的作用有其特殊性。從發展的客觀趨勢看,新型城鎮化將在未來10-20年的經濟社會轉型與發展中扮演歷史性角色。

  人口城鎮化:戰略選擇

  文章分析,從支撐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促進城鄉一體化這三方面考慮,人口城鎮化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

  1.人口城鎮化能不能支撐中國未來10年7%~8%的中速增長?如果未來10年中國有7%~8%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再平衡將是一個重大貢獻。人口城鎮化承載著釋放內需潛力的重大使命。初步估算,到2020年,中國消費、投資需求規模可能高達百萬億元。如果這個巨大的內需潛力能夠得到充分釋放,將支撐中國經濟未來10年7%~8%的中速增長。毫無疑問,人口城鎮化是釋放內需的最大潛力和主要載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