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魯迅對一二八事變日軍侵華的態度有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4-14 10:26:46  


內山完造(左一)與魯迅(右二)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訊/近日,魯迅“一二八事變”中對日軍侵華的態度問題,引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討論。有學者認為,“在魯迅日記甚或文章中,……竟找不到半點有關日軍這場侵略戰爭的語句”,“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魯迅先生,竟然有心情‘邀妓’”。[詳見鏈接]

  這樣的批評,無疑是顛覆性的。這種批評,是否恰當?親歷“一二八”事變的魯迅,當日對日軍侵華究竟是何態度?
 
質疑魯迅的主要依據有二:日記中的“失記”與“邀妓”

  批評者對魯迅在“一二八事變”中對日軍侵華的態度的質疑,依據主要有二:其一,魯迅“一二八事變”期間的日記,連續五天出現“失記”,使人疑惑;其二,魯迅在事變中還有心思去“邀妓”。

  魯迅避難於內山書店五天,日記里連續五天出現“失記”

  “一二八事變”爆發後,魯迅避難內山書店。但魯迅日記中1932年2月1日至2月5日,卻連續五天“失記”。摘引如下:

  【一月】 二十八日:曇。上午同廣平往篠崎醫院診。下午附近頗紛擾。二十九日:晴。遇戰事,終日在槍炮聲中。夜霧。三十日:晴。下午全寓中人俱遷避內山書店,只攜衣被數事。

  【二月】 一日:失記。二日:失記。三日:失記。四日:失記。五日:失記。六日:舊曆元旦。曇。下午全寓中人俱遷避英租界內山書店支府,十人一室,席地而臥。七日:雨雷,大冷。下午寄母親信。……(編輯注:這些日記均屬日後補記,據魯迅日記1932年3月19日記載,魯迅全家於當日結束寄居回寓,“夜補寫一月三十日至今日日記”)

  2月1日至2月5日這五天,魯迅全家十口人擠在內山書店樓上的一個房間里。據許廣平後來回憶,這段日子是在黑暗中度過的:“三十日下午,我們僅僅帶著簡單的衣服和幾條棉被,就和周建人家小、女工連同我們共十口人,擠在書店的一間樓上。女工、小孩和大人一起過著幾個人擠在一起大被同眠的生活,窗戶是用厚棉被遮住的,在暗黑沉悶的時日里,度過了整整一星期,到二月六日舊曆元旦,才得遷避到三馬路內山書店支店里去。” 

  批評者質疑:“以魯迅的記憶,怎麼會失記呢,何況那幾日對中日關係是那麼關鍵”

  之所以去內山書店,據許廣平回憶,與當時的險惡局勢和書店老板內山完造的邀請有關:“我們住在北四川路底的公寓里,正是面對著當時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司令部。當二十八日晚魯迅正在寫作的時候,書桌面對著司令部,突然電燈全行熄滅,只有司令部的大院子里人頭擁擠,似有什麼布置的要發生事故的樣子。我們正疑惑間.突然看見從院子里紛紛出來了許多機車隊向南馳去,似銜枚疾走的匆促緊張,未幾就隱隱聽到槍聲,由疏而密。我們跑到曬台上,看見紅色火線穿梭般在頭頂掠過,才知道子彈無情,戰事已經發生了。急退至樓下,就在臨街的大廳里,平日魯迅寫作兼睡臥的所在,就是書桌旁邊,一顆子彈已洞穿而入,這時危險達於極點。到三十日天才微明,大隊日軍,已嘭嘭敲門甚急,開門以後,始知是來檢查。被檢查的我們,除了魯迅一人是老年男子以外,其餘都是婦孺,他們當即離去了。但跟著內山書店的日本店員也來傳達內山先生的意思,據說是這公寓有人向日本司令部放槍,這裡只住有我們一家中國人,其他都是外國人。而每層樓梯都有窗戶,就難免從這些窗戶再有人來向外放槍,那時我們的嫌疑就無法完全免除,不如全行搬到他書店去暫住一下。”

  這樣一個敏感的時刻,身處那樣一個特殊的地方(內山書店“一路之隔就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魯迅在補寫日記時,連續五天“失記”,確實不免使人疑惑,以至於批評者質疑道:“原來魯迅一家在內山書店是這個‘待遇’,原來魯迅先生在這個‘待遇’下是那麼平靜。”“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日記,躲在小樓上的那幾天,魯迅就用了兩個字‘失記’。以魯迅的記憶,怎麼會失記呢,何況那幾日對中日關係是那麼關鍵,難道黑暗中什麼也看不見,難道黑暗中大人小孩一點異樣都沒有,難道黑暗中自己的心理活動也被黑暗遮掩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