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應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3-04-15 15:22:38  


央行近日發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數據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央行近日發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數據。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人民幣貸款增加2.76萬億元,同比增加294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分析,從這組數據中能解讀出以下幾個重要信息:

  首先,基礎貨幣的投放正在不斷增加,不能否認很大一部分來自這幾個月外匯占款明顯增加所導致的結果。在以往,央行都會採取非常積極的對衝政策加以緩解,但是,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央行的不完全衝銷行為,事實上釋放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央行正在容忍基礎貨幣投放的增加。

  其次,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入,影子銀行監管力度加大等原因,再加上基礎貨幣增加的推力,向銀行體系內回流的資金增加得就十分明顯,這大大增強了銀行放貸的能力。於是,新一輪地方投資的資金需求和銀行為擺脫利差縮小的壓力而產生的內在逐利性的放貸衝動,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今天2.76萬億元的新增貸款規模。

  第三,數據同方向的變動,很有可能增強市場對未來通脹上升的預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抗衡通脹的投機性資金會不斷增加,哪怕今天暫時因投資機會不多而回流的資金在增加,一旦將來金融市場高收益投資機會出現,脫媒現象就會非常嚴重。這也造成央行無法收緊銀根以滿足銀行體系對流動性的需求。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實體經濟不斷出現的 “錢荒”現象,倒逼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由此造成的虛擬經濟不斷增加的“資金沉澱”問題,就像一顆隨時會爆發的定時炸彈,破壞央行未來宏觀調控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