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金暴跌的九大幕後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3-04-17 08:34:41  


 
  三、日本黑田效應

  日本新任行長黑田東彥推出超預期的寬鬆措施後,日本國債波動率大幅上升,堪比希臘國債。為了滿足激增的保證金要求,日本金融機構選擇的是出售其他資產加強資本金和流動性而非出售債券。下圖顯示自QE2以來,黃金價格走勢與日本國債的內涵波動率逆相關程度很高。

  四、伯南克或有陰謀

  此時此刻,歐美分析人士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吐槽伯南克和其擔綱的美聯儲,認為這是他們在下一盤大棋。

  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助理CraigRoberts更是直言:“從4月開始至今,這場陰謀就在進行中。交易所告訴個人客戶,對衝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都在放出拋售黃金的信息,警告個人客戶也要提早退市。緊接著,幾天之前,高盛便宣布黃金市場將進一步遭到拋售。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恐嚇個人投資者遠離黃金。顯然有些令人絕望的事情正在上演……”

  經濟學家JamesRickards認為在德克薩斯儲蓄聽證會前4天這一節點,金銀突發猛跌,這非常微妙。他在推特上說:“過去,美聯儲就曾經操縱黃金價格,現在也完全有可能這樣做。這並不是鐵證,但的確非常有趣。”

  五、塞浦路斯引爆負面情緒

  上周,塞浦路斯出售黃金的新聞,出現在了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有關黃金負面情緒已經醞釀發酵數月有餘,塞浦路斯可能不幸成了那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塞浦路斯涉及的黃金量不大(大約10噸),但黃金交易商仍然擔憂歐元區其他國家以此為先例,以後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萄牙和意大利這樣的國家,它們深陷債務危機,黃金儲備量卻遠勝塞浦路斯。

  六、歐盟引發的信任危機

  塞浦路斯事件還引發了人們對信賴已久的銀行系統的擔憂,人們甚至開始懷疑像歐盟這樣龐大正統的組織未來也將毫無穩定性可言。

  CreditSuisse貴金屬分析師說:“很明顯黃金市場上懷疑因素比一周之前更大了懷疑範圍包括央行的獨立性、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控制以及歐盟條約的神聖性。黃金投資者再次意識到投資黃金並非非常有效的避險措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