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信貸盛宴後的中國債務憂思

http://www.CRNTT.com   2013-05-06 08:58:04  


 
  中國債務水平未到險境

  文章表示,中國整體債務占GDP比重超過200%,這一水平相比許多發達經濟體來說並不算高,但大大高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對債務可持續性的判斷,應當基於一國的經濟增長、潛在資產和儲蓄率。中國的債務水平較高,但同時也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這為其債務提供了資金支持。

  由於大多數債務危機發生時,往往是這個國家從國際市場借債頗多,從這個角度,中國封閉的資本賬戶以及大量的外匯儲備也有助於防止資本流動的大幅波動推升借貸成本、引發宏觀和金融領域混亂。

  中國政府擁有規模可觀的資產,必要時可用於償還債務。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地方國有企業股權價值共計約13萬億。假定地方政府平均擁有40%的股權,其股權價值可達5萬億。另外,地方政府擁有價值超過5萬億的大量土地儲備。地方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應該也具有一定價值。因此,地方政府的淨債務水平可能遠小於整體債務水平。

  重要的是,強勁的經濟增長對任何債務可持續問題至關重要。儘管中國經濟看起來進入了一個增長放緩的階段,其名義GDP仍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上一個十年為15%。儘管工資成本和房價不斷上漲,但工業部門生產率的提高也十分明顯,這會有助於中國維持其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和可觀的經常賬戶順差。在名義GDP增速維持在10%且平均利率水平低於7%的經濟體中,絕對債務水平超過200%本身並非大問題。

  中國債務應重點關注

  文章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信貸餘額占GDP比重已經攀升了50個百分點以上,且將在2013年進一步增長。國際經驗表明,以這種速度積累債務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地會面臨財務困境。

  信貸快速擴張總會引起資產質量方面的擔憂,中國尤其如此。近期影子銀行信貸的大幅增長更令人擔憂。最近一輪信貸擴張後,經濟復甦跡象仍不明顯,人們開始質疑中國杠杆推動型增長模式是否已經走到盡頭。

  由於信貸傳導到經濟增長有一定時滯,今年以來信貸快速擴張,建設和投資活動將在二、三季度更明顯地回升。考慮到企業低成本借入資金、後再貸給其他企業或地方政府賺取息差——前後兩次交易均被計入社會融資規模,這一重複計算意味著社會融資規模可能高估實體經濟杠杆率。

  財務困境也是導致信貸擴張效果不明顯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沒有足夠現金流來支付已有債務的利息,不得不借入新債來償還。經濟下行時,令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企業利潤增速在2012年隨著名義GDP增速一道放緩、只有2011年18%增速的一半左右。由於地方政府及融資平台多無能力支付,應收賬款開始累積,企業不得不借新還舊。如果約80萬億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中有四分之一存在現金流問題,那麼需要通過舉借新債來支付的利息約為每年1.4萬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