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挖掘克強指數中的市場元素

http://www.CRNTT.com   2013-05-20 08:25:37  


如果若幹年前的“克強指數”可能主要還是以數量為考量標准的話,而從近年來李克強總理在不同場合的講話來看,質量已是“克強指數”更加重要的內容。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克強指數”是英國政經雜誌《經濟學人》創造的用於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它的核心內容是工業用電量、中長期信貸餘額和鐵路貨運量三個基本指標。

  觀點中國發表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雖然這是李克強總理在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時喜歡採用的考量方式,且主要是用於評價和考核遼寧的經濟發展狀況。但是,當《經濟學人》於2010年底正式推出這一指數後,還是受到了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機構的一致認可。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三大指標都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剛性指標,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運行狀況。但是,也存在諸多缺陷。如用電量指標,如果一味地考核用電量情況,並以此考量經濟運行情況與水平,就會帶來節能降耗指標的難以完成,並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再如中長期信貸餘額指標,如果過度考量,就會造成固定資產投資過熱,並帶來重複投資現象難以控制。 

  文章分析,三大指標都是市場化內涵很深的指標,都有許多可以挖掘的市場元素。特別是在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三大剛性指標的市場要求更高,需要挖掘與消化的市場元素、市場矛盾也更多。

  以用電量指標為例,從表面看,用電量反映的只是經濟的活躍度以及工廠的開工率,實際上,它還反映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因為,只有開工生產,而沒有技術創新和生產成本的控制,特別是節能降耗方面的具體措施與辦法。縱然開工良好,企業也難以擺脫困境。只有那些真正致力於技術創新、產品結構轉型、成本控制的企業,才會有市場競爭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所以,用電量所考量的,就不僅僅是數量,還有質量,且質量比數量更重要。一旦實現用電數量和質量的統一,用電量指標就能夠真正成為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顯然,按照目前李克強總理反覆強調的簡政放權、簡化審批要求,用最量指標也被賦予了更多市場元素和內涵。

  再以中長期貸款餘額為例,這項指標所反映的最核心內容就是投資,而投資又分生產性投資與非生產性投資兩種。生產性投資的功能作用是增強貸款的活躍度和有效性,貸款之水不會越來越死。相反,非生產性投資由於投入產出效益很低。一般情況下,貸款的活躍度和有效性是很低的,貸款之水也是越來越死的。如果貸款中非生產性投資的比重過高,經濟就很難活躍,抗風險能力也很弱。目前出現的情況,就是近幾年來非生產性投資、特別是政府性投資過猛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