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應從國際機構唱衰中悟出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5-24 08:42:09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訊/和訊網今天登載譚浩俊文章“中國應從國際機構唱衰中悟出什麼”指出,國際機構一致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行為,與其說是唱衰,不如說是提醒,與其找出種種理由來反駁,不如認真地思考,從中悟出一些道理、悟出一些對中國經濟有幫助的東西來。

  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不是別人評出來、唱出來的,而是靠本國政府決策和民眾勞動創造出來的。但是,反過來,別人的評價和判斷,除非帶有某種目的性,否則,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從總體上講,讚揚總比批評好,唱盛總比唱衰強。

  眼下的中國,就正面臨被一些國際機構唱衰的局面。

  據媒體報道,截至5月21日,包括標普、美銀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內的15家國際金融機構都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其中,渣打集團、荷蘭國際集團、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等,都將中國經濟增速下調到了8%以下。特別是荷蘭國際集團和法國興業銀行,前者從9%下調至7.8%,下調幅度高達1.2個百分點,後者則將增幅下調至最為悲觀的7.4%。

  而在此前,絕大多數機構對中國經濟都持樂觀態度,對經濟增速的預期也都在8%以上,少數機構還認為應當會超過9%。促使國際機構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在於前4個月中國政府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與此前、特別是去年後幾個月公布的經濟數據差距很大,且呈逐月下降態勢。

  與此相適應,在經濟數據“疲軟”的同時,金融數據卻很“耀眼”,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社會融資,都呈較快增長勢頭,廣義貨幣供應量更是屢創新高。

  貨幣供應如此豐富,經濟增長卻呈“疲軟”態勢,不能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