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13-06-02 08:25:31  


中國將迎來又一個黃金十年
  中評社北京6月2日訊/儘管今年迄今大多數經濟數據較為低迷,但中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仍處在“快速”增長軌道。持續多年的GDP兩位數的增長趨勢結束後,未來十年中國有望實現每年同比6-8%的增長;雖然相對於其他經濟體,此種增速依然較高,但這意味著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快速增長趨緩反映了中國日益向確保增長質量的方向轉變。

  財經網刊登海通國際經濟學家胡一帆文章表示,我們目前對2013年中國GDP的增長預測為同比8.2%,較2012年增長0.4個百分點。復甦過程恢復動力仍面臨諸多困難。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一季度大多數時間決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已於3月結束的領導人換屆上,因而第一季度的政策相對處於慣性狀態。此外重大支持性政策舉措出爐時間比預期晚,“觀望”情緒依然較為普遍。在201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降至同比7.7%之後,我們預計隨著支持政策的推出,以及201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基數較低將提高同比增速,從2013年第二季度起經濟將開始回暖。目前我們預計2013年第二和第三季度GDP將加快增長,第四季度將趨於平穩。

  中國正處於從出口和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向國內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轉變的過程之中。由於國內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可以讓中國利用自身龐大的人口優勢,並最終增強可持續性,這將是非常重要且最終可行的模式。出口拉動的增長模式似乎已經起不到明顯作用;儘管繼續保持較高的貿易順差,但過去四年中有三年淨出口的貢獻度為負值,2013年有可能會再次為負值。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料將在下一個十年內繼續發揮作用,原因在於城市化過程創造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和住房需求,但此後中國須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城市化進程將拉動未來經濟增長

  文章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城市化是解決中國眾多的各類結構性改革目標的替代方案;城市化被說成是鼓勵基礎設施建設、刺激國內需求,拉動未來經濟增長及消除不公平的方法。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年底城市化率達到52.6%,而21世紀之初僅為34.7%。由於自2000年以來中國略顯非正規的城市地區構成定義變化不一,各類學者和分析人士對該數據的爭議也很多,有人認為,如果僅按戶口登記狀況統計,城市化率僅約為35%。2000年以前城市化只是按照戶口登記情況進行統計,在2000年統計範圍擴大到在城市地區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的那些人。2006年以前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裡1,500人的地區就被認為是城市,其他為農村。在2006年,這一方法被調整為對一個地方環境屬性的定性判斷,被認定為“城市”地區的全部人口都列為城市人口。

  5月初已經公布的城市化發展總體規劃(2012-2020年)將在6月底前向公眾公布。中國計劃到2030年城市化率達到67%,意味著中國需要將約2.8億人轉為城市人口,並且需要大力加強交通運輸、教育、醫療和住房基礎設施建設,以容納大量湧入的居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