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城市符號:798藝術區

http://www.CRNTT.com   2013-06-04 07:50:50  


 
  因了機器的撤離,騰出了它空曠的巨大空間,我們的視覺系統便不由自主地被這個建築主體所吸引,那個我們所略微知曉一些的包豪斯建築風格盡顯眼前了———敦實而厚重是這些廠房最先攝入視野中的印象,然後便是墻面的直線上升,到達一定的高度時又神奇地形成一個彎曲的陡坡式的穹頂,奇妙地構成一個半圓型的屋頂弧線,而在弧線與直線相銜接的高處,一字排開一扇扇巨大的鋼架玻璃窗,這些窗戶一反常規地不在我們習見的與人的視野相平行與呼應的位置,它就坐落在高外,讓陽光與天光透過它一字排開的窗戶斜線地射向地面。

  包豪斯的設計理念來自於德國,它誕生於一九一九年,在那個年代,一戰的陰影剛剛從歐洲大地上漸趨散去,樂觀與理想主義正在走向復甦,一直在歐洲大地湧動著的前衛藝術再次掀起了狂熱的浪潮。二十世紀剛一拉開大幕,一個有關藝術的神話般的時代便開始了:1900年畢加索穿著一條燈籠褲(還拿著一個畫夾)獨自來到了巴黎街頭,而他以後的摯友法國人勃拉克亦從勒阿佛爾同期來到了巴黎,並進了當地一家藝術學校。

  在那個時候,誰都不可能想到一位兩袖清風一貧如洗的外鄉人畢加索,會在不久的將來在巴黎這座歷史名城一舉成名,並與勃拉克一道創立了影響深遠的立體主義。那一年,馬蒂斯這位野獸派的鼻祖亦第一次在巴黎舉辦了他個人的畫展,而另一家著名畫廊專為在世時默默無名的梵高專門舉辦了一個大型的梵高回顧展(由此也為塞尚的隆重登場創造了條件)。由此不難見出,前衛藝術在二十世紀的開端已然開始了它的躍躍欲試地蓄勢待發。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堅,現代藝術雖然距離它們還尚須時日,但它們已然在芝加哥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了。隨後的幾年,來自俄國的藝術家康定斯基畫出了他的第一張徹底的抽象派作品,震驚畫壇。這是一般勢不可擋的藝術新浪潮,實驗與探索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流行風尚,包豪斯裹挾在這股浪潮之中,不可能不受其影響而有所作為,雖然它略微的遲到了幾年。

  至今無法推斷包豪斯的藝術理念與同為德國人的馬克思之間是否存在著一種潛在的關聯——馬克思是一個反資本、反剝削而為底層人民的自身解放而探索的思想家,而包豪斯的理念在我看來亦包涵了這一思想的因子———它是平民的、自然的、樸實無華的,反對的是貴族式的奢華與富麗堂皇,它以一種不加掩飾地對原始質料的信仰來確認自己的藝術觀念,顯然,在這一藝術理念的指導之下,工業時代誕生的產品:混凝土、鋼鐵、泥磚等作為有待創作的藝術元素(或曰潛在符碼)而被賦予了一種前人未曾發現的美學意義,它斷然摒棄了所有的巴羅克貴族美學式的雕琢、偽飾與裝腔作勢,還原了物質的自然本性,並潛心發掘出它們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美感,以及一個建築物所應當具備的最大可能的實用性;為此,包豪斯的功能美學,以及對自然材質的尊重與使用,形成了一種它所獨有的包豪斯式美學範型,我甚至認為聲名顯赫的後現代藝術家杜尚日後展示的作品《泉》,究其啟示之源頭,恐怕亦來自於包豪斯對工業“材質”的崇拜,區別僅在於杜尚崇拜的是工業成品,而包豪斯直接向工業材質致以崇高的敬意,甚至這些材質本身就是包豪斯的藝術靈感之源。

  當我把敘述再度轉回到798時,顯而易見的是,由東德人設計建造的798受到了包豪斯藝術理念的熏陶與影響就將一目了然了,而且這一設計理念從形而上的意義上看又與馬克思的無產階級思想不謀而合,但在當時的中國,恐怕深知其藝術背景的人可謂寥落晨星,他們至多只知道它的實用與寬敞,以及質樸無華的造型風格。

  798顯然在等待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等待著當它褪去了表征一個消逝時代(龐大的製造工業)的外衣,而顯現出它自身裸露出的“真容”時,才能再度地進入當代人的視野。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最先入住廢棄後的798的人,竟會是美國人,顯然,他知道包豪斯的藝術理念與建築造型之間的關係,由此不難看出,一種美的被發現,是需要一種美學理念作為其心理支撐的,也就是說,美不能僅僅是一種經驗中的事實,而是被教化的結果,否則,那個被“發現”前的798,至多不過是一個倒閉的廢棄的廠區,它與美感無緣———如果不是因了包豪斯的啟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