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面臨“非典型滯脹”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6-20 08:30:08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訊/對於海外經濟而言,5月再次成為了一個動蕩的月份,先有伯南克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表示,美聯儲準備開始調整目前實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緊隨其後,日本股市出現了“大地震”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進而觸發了日本股市的連續調整。

  上海經濟評論發表管理學博士郭強文章表示,對於中國而言,5月的經濟數據雖然不溫不火,但其背後卻暗藏危機。

  首先,經濟先行指數出現了再次分歧。5月的匯豐PMI繼續回落,並降至50%的榮枯線下,這是自2012年11月以來該指數首次跌破50%的榮枯線,其中產出指數由上月51.1%小幅下降至51%,仍處於擴張區間,表明產能利用率仍在下降;而新訂單指數的回落則說明總需求還在惡化;但隨後公布的中采PMI卻出現反季節的上升,從中采PMI歷史均值來看,5月較4月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回落,從中采PMI分項數據看,進口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的改善幅度最大。由此,中采和匯豐PMI的背離,進一步表明實體經濟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分歧,而以中小企業為調查樣板的匯豐PMI下滑,則表明來自就業市場的壓力已經逐漸顯現。

  其次,從工業生產來看,受制於行業性產能過剩因素,工業增加值增速已連續9個月低於10%,持續時間已經超過2008年危機爆發時,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也僅為9.3%,增速較前3個月累計增速回落2.8個百分點,顯示企業產出銷售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而應收占款占工業企業總資產的比重已升至11%以上,暗示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已呈現惡化的苗頭。

  第三,固定投資方面,前4個月,房地產投資多項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而剔出房地產投資後的投資增速則已回落至20.7%,大幅低於2008-2012年間的27.4%平均增速;在投資資金來源構成中,企業自籌資金的增速則回落至20%以下,2008-2012年間投資中企業自籌資金的增速平均為29.7%,顯示企業主動投資的意願不強。由此可見,如果未來政策層面對於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沒有鬆動的話,那麼未來投資的疲弱仍然使得中國經濟增速難言樂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