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論金融體制改革的路線圖

http://www.CRNTT.com   2013-06-26 08:06:05  


金融體制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制定好改革的路綫圖和時間表。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資本是生產要素的龍頭,所謂市場配置資源,主要指對資本的配置。當前,中國資本存量規模已經很大,到今年3月底,廣義貨幣餘額已達103.6萬億元,銀行金融資產已突破160萬億元。但由於金融體制改革滯後,資本流動性差,急需資金的企業和投資項目得不到支持,不得不尋求高利貸;而大量社會資金呆滯,急於尋找投資出路。民間借貸利率比銀行貸款利率高三倍以上,就是充分證明。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已成為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文章表示,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必須制定一個全面周密的實施方案,有一個明晰的路線圖。去年年初溫家寶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改革的重大任務。但由於缺乏一個實施細則,改革已率先從利率市場化突破,高利率刺激各類非銀行貸款融資急劇增加。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6.16萬億元,同比增加36.9%,其中人民幣貸款所占比例已下降為44.8%。在缺乏有效監管和市場風險防範機制的情況下,非銀行貸款類融資急劇膨脹,可能孕育著一定的金融風險。所以,研究制定一個金融改革的路線圖,就成為當前金融體制改革的急迫任務。

  一、把放寬准入擺在金融體制改革的首要地位

  文章認為,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可形成充分競爭局面,從而消除壟斷利潤,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真正發揮市場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資本利潤的平均化,可有效抵禦國外游資的投機操作和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衝擊,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在去年年初召開的第四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在講話中提出了六項改革任務,其中把放寬准入擺在第一位。這是針對當前金融體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在現行銀行結構中,全國性大銀行過多,區域性中小銀行過少,特別是為小型微型企業和農戶服務的金融機構短缺,這是由歷史造成的。其結果是,由於競爭主體的結構性缺陷導致競爭不充分,成為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小微企業和農戶貸款難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在金融市場十分發達的美國,至今仍有7000多家銀行,大部分是區域性的中小銀行。中國僅有銀行2000多家,遠遠滿足不了地方經濟發展和小微經濟主體對融資的需求。儘管近些年在各方面的強烈呼籲下,商業銀行增加了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但畢竟是出於道義而非利益的驅動,依靠現有的大銀行來滿足小微經濟主體對貸款的需求是不可能的。

  國務院關於鼓勵民間投資的新36條,明確規定允許民間資金發起設立各類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等。然而由有關部門制定的實施細則,仍然規定設立這些小型金融機構必須由法人銀行控股15%,並作為主發起人,明顯與新36條規定不一致。在國有商業銀行已經控制了絕大部分金融市場的情況下,在大批外資已被允許進入國內金融市場的情況下,為民間資金進入金融市場開一扇門,能有什麼危險呢?有關部門一再為民間資金進入金融市場設置障礙,主要可能是擔心會帶來金融風險,其實,拒絕民間資金進入才會真正帶來風險,而允許民間資金進入,恰恰能夠規避風險,提高中國金融的安全度。這是由改革以來的經驗證明了的。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可形成充分競爭局面,從而消除壟斷利潤,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真正發揮市場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資本利潤的平均化,可有效抵禦國外游資的投機操作和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衝擊,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