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藥造雙胞胎調查:為規避計生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6-27 11:55:32  


瞭望東方周刊2013年第24期封面報道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訊/雖然還缺乏權威統計,但中國多胞胎持續“高發”,已經成為一些醫生的臨床印象。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日前刊載紀實文章“藥造雙胞胎調查:部分人為規避計生政策”,內容如下:

藥造雙胞胎
   
  多位醫務人員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不同尋常的攀升已持續近10年。目前經常被引用的數據是,2004年廣州婦嬰醫院雙胞胎出生率較2002年增加近一倍。

  據《瞭望東方周刊》2013年1月報道,2011年,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雙胎和多胎分娩率為2.38%,不到50個產婦中就有一例雙胞胎或多胞胎。據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昌大一附院、昌大二附院、南昌市第一醫院和南昌市第三醫院這五家醫院婦產科不完全統計,2005年,這五家醫院接生的雙胞胎僅60餘對,2010年上升到200多對。

  鑒於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引發的多胞胎熱潮對於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質量帶來的影響,2013年6月開始徵求意見的武漢新版《計劃生育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禁止採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三胎或者三胎以上的妊娠分娩。

  這種對中國基本國策的衝擊,是如何通過小小的白藥片實現的?這其中是否潛藏危險?

  藥造雙胞胎再調查

  在山東,“多仔丸”一般都在熟人間流傳。在這個有點神秘的過程中,

  幾元錢的國產仿制藥會以數百倍的價格出售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葛江濤、特約撰稿於曉偉 | 北京、山東報道

  每個周一都是周志飛去臨沂小商品批發市場進貨的日子。“剛剛換季,有些應季貨賣得很快。”下午從批發市場回到家,停好五菱牌小貨車後,周志飛一個人用了40多分鐘時間,一箱一箱地卸完了價值幾萬元的貨物。

  多胞胎動機

  如果不是兩年前妻子生下一對雙胞胎,周志飛應該還可以像原來一樣,花上幾十塊錢,隨便找個裝卸工人應付了事。“現在什麼錢都得花雙份,所以必須節省每一點錢。等她們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如果再上大學,也都是雙份。”周志飛說,雙胞胎降生後確實帶來了很多快樂,同時也給他的家庭帶來不小負擔。

  妻子上班每個月有2000元收入,他的店鋪純利潤每月通常不足一萬元。除了養育雙胞胎女兒外,每個月還有2000多元房貸。

  當初結婚五六年後一直沒有孩子,“頭幾年真是沒在意,後來我們自己開始想要,但是一直沒有結果,直到第七年還沒有動靜,我們才真是急了。”加上雙方父母的壓力,那幾年家裡“內戰”不斷,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壓力甚至開始影響到了他們正常的家庭生活。

  求醫過程,周志飛覺得羞於啟齒。不孕不育專科醫院給他們開了藥品。雖然到現在也沒辦法準確講出這些複雜的名稱,但是他清楚地記得,按照醫囑吃到第二個療程的時候,妻子就幸福地進入了孕期。

  後來到醫院孕檢,竟然是雙胞胎。這個不太善於言談的漢子,稍微想了一會兒說,那時候“看見什麼都覺得是笑臉,甚至那些沒有臉的大橋墩子,也有笑臉”。

  雖然稍微有些早產,但是在雙方家長以及親朋好友的一片祝福中,兩個女兒呱呱墜地,並健康地開始了她們的新生命之旅。

  34歲的周志飛說,他知道那是藥物帶來的結果,如果沒有藥物的幫助,他無法想象自己的生活現在是什麼樣子。

  總之,他說,“無論如何,我們感謝這個藥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