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今天中國人的社會性格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12:11:54  


 
發生了什麼?

  很清楚,奴性、自私和貪婪,其實不一定是人性,而是特定的社會培養的。同樣,一個人的狠,也不一定是他本來就這樣,而是被特定社會培養、改變的結果。

  周永紅們、辯護者們身上表現出來的那些社會性格—攻擊、占有、艶羨既得利益者、順從、推責任、冷漠,就是如此。

  按照社會性格是社會結構塑造的理論,可以反推到周永紅們背後的社會結構。這肯定是一個創造財富者被掠奪,人們對未來沒有多少安全感,而不創造財富者則穩賺制度紅利的社會。同時,它也一定是個貧富懸殊,並且拜金的社會,沒有被權力和資本庇護的人們,不僅難以改變命運,而且在心理上都難以活下去。它正是今天中國社會的真實狀況。

  在這樣顯得比較狠的社會結構里,周永紅們能幹什麼呢?首先會感覺到無力、挫敗、鬱悶、心非常累,對未來沒有確定性。情緒的心理能量,會鬱積在他的心里。對於人來說,這是可怕的。於是,性格的防禦性被激活,周永紅們形成了一種攻擊的社會性格。他們會罵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來給自己療傷。

  這一社會性格乃社會結構造成,但因為對社會結構具有衝擊性和破壞性,卻不是它需要的,當然更不是在這個社會結構中居於主宰地位的利益集團的需要。要維持這個社會結構,需要的是繼續形成的其它社會性格:占有、艶羨既得利益者、順從。它們在功能上,就是負責讓利益受損的人,在心理上成為既得利益者的同夥。

  對於周永紅們來說,罵能解決什麼問題?這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心理療傷,越罵,越感覺到自己受傷,越感覺自己什麼都得不到。於是,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及市場社會,共同培養了他們占有的社會性格。別人什麼都占有了,他也想占有。最極端的表現,就是今天感覺到活得很失敗,沒有占有多少東西的人,比如農村老人、小學校長、打工仔,甚至把手伸向了幼女,在把一切都視為物占有的社會性格中,找到自己的滿足。

  占有的社會性格,是符合權力和資本維持這個社會運轉下去的需求的,因為想占有,多數人就會想去努力掙錢,從而能夠消費商品,創造財富,儘管它伴隨著負面的效應,就是很多人想錢想瘋了,不是去創造而是去打劫。

  當然還沒有完。僅僅想占有,還不行,還必須想成為像既得利益者一樣的人。所以,人們會發展到,無論有無機會擠進利益集團里,也無論他們多麼痛恨採用各種手段占有較多社會資源的人,骨子里,他們其實是想成為這種人的。所以,痛恨腐敗,某種意義上,只是痛恨自己沒有機會腐敗而已;罵公務員,也只是痛恨為什麼公務員的職位不是給他。

  這種社會性格,就完全合利益集團的意了。人們成了既有社會結構、利益分配格局的群眾基礎,而且,他們的所想所做,是在維持、強化這個社會結構、利益分配格局,而不是在破壞它。當然,在這種社會性格下,周永紅們也可以找到一堆理由來辯解,惡心點的會鼓吹“為人民服務”,實話實說的不過是為了混得好些。

  這就導致了向辯護者的轉變。因為對於變態、惡的東西深感無力,人們就把它合理化;同時,為了消除把它們合理化的道德焦慮,便強迫自己具有被迫害感,把責任給推出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