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應實行動態比較優勢的出口升級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07-19 08:16:49  


 
  未來仍將是中國出口結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

  問: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剛才我們談了挑戰,那您認為中國出口面臨什麼樣的機遇?

  隆國強:中國出口面臨三大機遇:

  第一,“引進來”加速技術進步的機遇。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市場前景更加誘人,跨國公司紛紛調整對華戰略,向中國加速轉移先進製造活動、區域總部、研發和生產性服務活動,全球人才也出現了向中國加速流動的新趨勢。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低迷,美國等發達國家放鬆高技術進口管制,制成品價格回落,中國進口先進技術機會更多,成本更低。這有利於中國提高“引進來”的質量與水平,加速國內技術水平的提高。

  第二,“走出去”整合全球資源的戰略機遇。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企業出現了資金鏈緊張的壓力,經濟復甦遲緩,企業市場價值低估。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充裕,企業盈利狀況良好,國際化經營的動力與能力日益增強。中國企業可以抓住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通過對外投資併購,獲取境外先進技術、研發能力、品牌和國際銷售渠道,這將大大提升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國際化經營水平,提高中國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第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向新興市場出口的機遇。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中國資本技術密集的投資品技術水平還會略低於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但價格更低,性價比具有優勢,這一特性決定了中國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將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儘管未來全球增長低迷,但新興經濟體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其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將對中國生產的投資品產生強勁需求,如電力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

  如果說過去30年中國是出口戰略得益於 “中國低成本勞動力十東亞技術十歐美市場需求”,未來中國出口結構升級將得益於“中國勞動力質量十全球技術+自主創新+新興市場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未來將是中國出口結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

  要預測到未來兩種局面

  問:請您預測一下未來中國出口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隆國強:我認為,中國正在進入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時期,基於傳統勞動力成本優勢基礎上的出口優勢正面臨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日益嚴峻的挑戰。但由於中國勞動生產率的持續提高、配套產業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等綜合優勢,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尚可維持數年。

  未來中國出口可能出現兩種局面,一種是從現在開始大力推進出口結構升級戰略,著手培育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樣在未來5~10年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都將呈現較強的競爭力,國際市場份額迅速提高,但貿易摩擦也會相應增加。

  另一種可能局面是沒有及時推進出口結構升級,當未來某個時候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可能出現出口主導產業的斷檔,對於中國這種嚴重依賴資源能源進口的國家而言,如果不能持續地實現出口產業的順利升級,就可能面臨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