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三大畸形因素透支城鄉居民消費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7-29 08:17:32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1-2012年 GDP年均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7%。2001-2012年,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年均增長9.7%,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年均增長11%。考察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實物性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15%。

  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14913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在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8.7%,經營淨收入增長8.5%,財產性收入增長14.0%,轉移性收入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817元,同比名義增長11.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764億元,同比增長12.7%。如果考慮到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和購買住房等支出,收入與消費相比,消費增速要快於收入的增長。

  上海證券報發表特約撰稿人梁達文章表示,根據近年來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情況和變化特點看,與前10多年相比,不僅日常的剛性支出受物價快速上漲而大幅增加外,其他的消費支出更是迅猛增加。如高房價、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削弱多年來居民形成的結餘購買力,不少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還透支了未來消費能力。

  高房價嚴重透支居民未來消費能力,成為稀釋居民收入的第一大因素

  文章稱,儘管在國家多項宏觀調控政策的強力作用下,房價過快上漲態勢得到初步遏制,但總體判斷依然是居高不下,一線城市房價出現大幅反彈,不斷連續攀升。高房價不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削弱了消費能力,大大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力,而且還增強了支出預期,擠占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使巨大的消費潛力不能得到有效釋放,成為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的約束因素。

  從房價收入比、房價租金比、空置率等觀察房價的指標看,中國的房價泡沫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發展和高得離譜的房價,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其擠壓實業投資、掩蓋產能過剩、貽誤經濟轉型、大量稀釋居民有限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費擴張,同時也在放大金融風險。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 2013年6月份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63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2.4%。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6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16.7%,漲幅比5月份回落的城市有4個。
 
  由於房價居高不下,仍呈不斷攀升之勢,一方面稀釋了居民增加的有限收入,並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預期,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費行為;另一方面,房價的持續增高嚴重壓抑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使巨大的消費潛力不能得到釋放,成為制約消費擴張的最大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