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轉型的希望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13-08-07 08:41:46  


  中評社北京8月7日訊/李克強總理上周三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特別列出了城市地鐵、輕軌等建設項目,說明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並未減弱。經濟是個生態系統,發展當然絕不能只從一方面下功夫,需要抓住關鍵去激活整個系統。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研究員高連奎文章表示,若將經濟生態系統比作一棵樹,那麼基礎設施是樹根,大型企業是樹幹,中性企業是樹枝,小微企業是樹葉。大家都知道樹的成長靠光合作用,靠樹葉,但往往卻忽略了,沒有樹根和樹幹,樹葉能單獨存在嗎?所以真正懂行的人,總致力於為樹根澆水和修剪枝幹,這樣一棵樹就枝繁葉茂了。

  發展經濟也是如此,基礎設施是第一位的,大型企業是最關鍵的,世上沒有一個擁有最先進的基礎設施的國家經濟卻是不發達的。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強大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人均擁有世界500強的比例。比如北歐是世界上人均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地區,因此北歐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部分國家的人均GDP達10萬美元,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兩倍。

  在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大企業,國家元首出訪,隨行的總有眾多的大企業老總。像波音和空客這些大企業的訂單,往往是靠國家領導人直接出面拿到的。而小企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生活服務型的,這類企業,只要宏觀經濟發展好,國人富有,就會發展得很好。還有一類是為大企業做配套服務的,他們的生存主要取決於大企業的興衰,像波音這種超大型企業,往往有幾千家小企業為之配套。像蘋果、華為這些公司也是一樣。

  其實很多中國地方政府的招商人員深諳此理,他們通常都是先引進一個大龍頭企業,隨之馬上就會有一大批小企業自動跟進。中國在服裝行業沒有國際級大企業,所以中國的服裝企業迄今還只能為國外企業做貼牌訂單。因為中國缺乏像蘋果這樣極富原創力的大型電子企業,所以富士康、京東方等只能為人家做加工配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