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普京特赦經濟犯是“自打耳光”?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11:39:51  


 
  ■ 實際上,普京不反感寡頭,還和聽話的寡頭交往甚密

  聽話的“愛國商人”順風順水,普京任內俄羅斯量產了一大批新“寡頭”

  從前面的例子看來,普京似乎十分反感“經濟犯”。窮其任期都在與經濟犯鬥智鬥勇,即便特赦也顯得不十分“情願”。不過這種態度僅限於“不聽話”的那部分企業人士,實際上,對於很多億萬富翁,普京不但沒有“大棒相向”,還交往甚密。

  如今的俄羅斯首富季姆琴科(丹麥國籍,居住在瑞士),掌控著俄羅斯三分之一石油產品的出口。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曾經做過克格勃的季姆琴科曾與普京一同在一家柔道俱樂部練習柔道,其與普京的關係在那時就已經打下基礎。而俄羅斯鋁業(Rusal)的掌門人奧列格.德裡帕斯卡(Oleg Deripaska)也類似。他有名言:“與權力機構合作是任何大生意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在俄羅斯。”2001年2月,德裡帕斯卡迎娶了葉利欽的外孫女尤馬舍娃,成為葉利欽的外孫女婿。普京也對德裡帕斯卡在俄羅斯經濟中的地位給予了肯定,還曾在私人別墅里聽取他的投資計劃。

  2008年,普京第二個總統任期結束時,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當時俄羅斯以87名億萬富翁超過德國成為世界億萬富翁第二多的國家,這87名億萬富翁的資產總值高達4714億美元,約占俄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可見,和過去相比,寡頭富豪依然是俄羅斯經濟的主要力量,而且更加富裕。只不過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和權力合作,共同統治著俄羅斯經濟。

  ■ 在對寡頭清肅和扶持的反覆之中暴露出了俄羅斯的真正問題

  高速增長退去後,俄羅斯經濟缺乏自由,被政府幹預過深的問題逐漸顯露

  普京總統和總理任內,俄羅斯1/4的關稅收入和三成外匯收入都來自石油產業。而在高油價的推動下,普京的“肅清”行動似乎並不會對國家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華爾街日報》和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發布的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還顯示,2010年俄羅斯在178個國家中名列143,屬於“經濟不自由”國家。俄羅斯的排名在歐洲排倒數第二,甚至落後於老撾,敘利亞和毛裡塔尼亞等國。俄羅斯的經濟自由度與普京上台時的2000年相比並無太大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