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小學“神題”是教育的胡鬧

http://www.CRNTT.com   2013-08-15 12:32:24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最近,(大陸)小學暑假作業火了。李女士的孩子就讀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實驗小學,翻開暑假作業她驚呆了:滿眼都是“2/3青蛙=?”“腳-鞋襪+草地=?” “楓葉+小溪=?”“一個噴嚏+一個噴嚏+一個噴嚏=?”“爸爸+媽媽+我=?”等“神題”。李女士想了半天都沒想出答案,請教身邊的一些成人,也沒有確切的回答。李女士說:“連大人都做不出來的題目,究竟要訓練孩子什麼樣的思維?”此間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嚴輝文的文章《小學“神題”是教育的胡鬧》:

  最近,小學暑假作業火了。李女士的孩子就讀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實驗小學,翻開暑假作業她驚呆了:滿眼都是“2/3青蛙=?”“腳-鞋襪+草地=?” “楓葉+小溪=?”“一個噴嚏+一個噴嚏+一個噴嚏=?”“爸爸+媽媽+我=?”等“神題”。李女士想了半天都沒想出答案,請教身邊的一些成人,也沒有確切的回答。李女士說:“連大人都做不出來的題目,究竟要訓練孩子什麼樣的思維?”(《光明日報》8月6日)

  有此疑慮者並非李女士一人。暑假期間,不少小學生家長在曬出孩子暑假作業的同時,都不免驚呼:這樣的暑假作業,真是“神一樣”的題目,老師們究竟要“鬧哪樣”?

  據說,“2/3青蛙=?”的標準答案是“有頭無尾”,“腳-鞋襪+草地=?”的標準答案是“腳踏實地”。你猜到了嗎?這考查的是一種怎樣的智力和邏輯呢?有人會說,這考查的是發散性思維、輻射性思維、求異思維。誠然,從不同的方向、途徑和角度去思考問題,探求答案,有利於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但是一味求新求異,以至於把一些題目弄得莫名其妙,對於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真的管用嗎?

  又有一些人會把這類“神題”的橫空出世,歸類於素質教育的體現。其實這個理由早已弱爆了,老師、家長和學生們心照不宣的一大事實是,“神題”的流行與升學的指揮棒有莫大關係。南京市鳳游寺小學校長周樹民直言不諱地說,近年小升初選拔時,語文要求孩子的知識面越來越寬,而數學則會涉及奧數的解題思路。在這樣的指揮棒下,就難免會出現一些大人都做不出的偏題和怪題了。

  “神題”的流行與各種培訓班、實驗班、奧數熱是可以等量齊觀的現象,這反映了教育的浮躁與急功近利。可悲的是,做慣了各類“神題”的學子們,在各種考試中過五關斬六將進入職場之後,連起碼的數理化知識都忘記了,更不能奢望他們具備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了。網上流行這樣一個段子:很多年前,我能做三角函數,解多元高次方程,會畫大氣環流圖,能背化學元素表,知道小孔成像,看得懂電路圖,能背很多文言文,英語語法也熟,知道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細胞沒有……現在我就是個文盲……如此遠離人性遠離生活的教育,真的有用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