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能否超越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8-15 10:38:03  


 
  當然,也有將中國表揚得過了頭的。典型的例子當屬英國學者馬丁.雅克。2009年,他出版了一本書,書名赫然醒目:《當中國統治世界》。在作者的眼里,21世紀,中國不僅要超越美國,而且還要統治世界。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地位變得更加突出,中國超越美國的各種預言亦層出不窮。2012年8月,《金融時報》預言中國超越美國的時間是2017年;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發布《國家健康報告》說這一時間為2019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世界經濟展望》中與中國科學院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這麼一來,中超美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因為,這些機構採用了相同的數學邏輯:大體上講,美國經濟總量為16萬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為8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增長率高,每年7%以上,而美國經濟增長率低,每年3%以下。用計算器簡單算一下,便可大致得出中國超越美國的時間。

  但國家經濟的發展並不像撥弄計算器那麼簡單,而是由諸多複雜因素決定的。其中,科學技術是關鍵中的關鍵。一個沒有主導世界科技進步的國家要想超越一個主導科技進步的國家是非常困難的。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吵吵著要超越美國。結果在九十年代初,日本地產泡沫破滅,超越的腳步就此停止。到今天,日本經歷了兩個失去的10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韓國吵吵著要超越日本,結果在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韓國失去了迅猛增長的勢頭。時至今日,韓國只能跟在日本屁股後面繼續其苦苦的追趕。

  現在,世界經濟,包括美國和中國經濟仍在困難之中,增長乏力。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缺乏真正促進經濟發展的創新性科學技術。也就是說,沒有新科技就生產不出新產品,沒有新產品就難以刺激新需求、促進新增長。試想一下,誰會無限制地購買只是做了些許改進的電冰箱、電視機呢?

  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規模離美國越來越近,是因為原來的經濟水平落後且規模小,發展起步容易而且速度快。在經濟學理論上,這叫“後發優勢”、“追趕效應”和“趨同論”。當這些優勢發揮到極致的時候,中國要想真正往前跨一步,實質性超越美國,還需在科技進步上拿出別人沒有的真東西。

  如果中國能主導未來的世界科技進步,如果中國成功實現了自身經濟轉型,從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經濟過渡到知識密集型經濟,屆時,中國超越美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