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不必警惕郭敬明

http://www.CRNTT.com   2013-08-19 14:02:34  


   
不必過分緊張價值取向,市場會決定作品命運  
   
  青少年這一群體有其獨特的個性需求,作品受捧與否取決於市場需求

  電影《小時代》的上映再次引發人們對郭敬明及其作品的諸多爭議,有影評人評價其電影本身質量不佳,也有批評其電影呈現的"三觀不正",更有憂心忡忡之士疾呼要挽救青少年的價值觀墮落,稱其為 "大時代的不幸"、"民族的悲哀"。 

  其實,要比"三觀墮落",《小時代》哪裡比得上橫掃全球的美劇《緋聞女孩》,後者所展現的曼哈頓上流社會里年輕人糜爛的生活、奢華的物質追求以及混亂的情感關係令人嘆為觀止,但也絲毫不影響該劇在全球走紅,屢屢拿獎,成為青少年們的最愛。即便如此,在國外媒體上也並沒有見到像國內這般擔憂青少年墮落腐化的批評浪潮,而該劇最終也因劇情老套不再滿足觀眾的需求,收視率跌入低谷,草草收場。 
  
擔憂民族未來是多餘,警惕郭敬明是個偽命題  
   
  受眾在成長,審美也會發生變化,回歸主流價值觀依然是趨勢,擔憂郭敬明會影響民族未來是高看了他的影響力

  郭敬明的作品本身就定位於15-25歲的女性群體,其成功也只能說明市場定位準確。目前爭議中的對峙群體劃分其實也體現出這一點,每一代青少年都有其獨特的品味需求和叛逆性,而每一個時代都有出現年長者對下一代偏離主流的擔憂。然而事實總是證明,這種擔憂是多慮了。因為當叛逆的少年度過了青春期,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經過思考和取舍,他們也會逐漸成為主流群體中的一員,比如曾經飽受爭議的80後,如今卻成為批判郭敬明的主力。

  因此,討論其電影品質,爭議其作品價值取向,甚至質疑其人品等,這些無論讚美或者貶低都屬於正常的範圍,只要批評合理,也無需特意去袒護郭敬明。但是如果拋開這些就事論事的討論,去過分擔憂他和他的作品會危害民族的未來,則是太把他當回事,也高看了他的影響力。 
   
  結語:喜歡郭敬明沒有問題,大家只是審美不同,沒有高下之分。而無論其作品展現的價值觀是否有問題,都沒有必要過分憂慮其對青少年的影響,所謂警惕郭敬明也只是個偽命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