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爛片經濟學:“賣俗賣醜”成流行

http://www.CRNTT.com   2013-08-23 14:11:24  


在今年已經過去一半多的暑期檔中,國產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小時代》。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訊/一些普遍被認為藝術價值不高的中小成本電影取得了十分惹眼的票房,圍繞這些電影在口碑、投資與票房之間的齟齬以及由此帶來的眼球效應,也被人稱為所謂“爛片經濟”。

  此間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文章《爛片經濟學:“賣俗賣醜”成流行》,內容如下:
  
  七夕之際,各類愛情題材影片忙於搶灘市場的同時,各式口水戰同樣紛紛擾擾。

  此前,《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的導演高群書與郭敬明粉絲的對罵使影院中的爭鬥延燒至微博,使得此“罵戰”的關注度絲毫不遜於影片本身。高群書於8月11日發微博表示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是營銷,所指不言而喻。

  這場爭執有沒有為電影造勢的含義,尚不得而知。但就目前而言,一些普遍被認為藝術價值不高的中小成本電影取得了十分惹眼的票房。這種口碑、投資與票房之間的齟齬,引起電影圈內的議論和思考。而另一方面,圍繞這些電影在營銷上所呈現的新特點以及由此帶來的眼球效應,也被人稱為所謂“爛片經濟”。

觀俗到底——營銷上劍走偏鋒

  據娛樂產業信息咨詢機構藝恩咨詢8月5日的數據,在今年已經過去一半多的暑期檔中,國產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小時代》,其暑期票房為4.83億元。這部上映於6月27日,被業內估計投資不會超過3000萬元,豆瓣打分只有4.8分的中小成本電影,最終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所謂中小成本電影,是相對於大製作的高概念電影而言,學界一般認為投資標準在8000萬元以上,以及若干巨星參演,可稱之為大製作電影,其他可稱為中小成本電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