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新一輪改革的七大支柱

http://www.CRNTT.com   2013-08-30 08:31:05  


深化改革已然成為政策的核心主旋律,新一屆政府也表現出了更強的決心。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訊/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11月在北京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議程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對於正處轉型期的中國而言,當前正是變革的最佳時間窗口。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確定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深化改革已然成為政策的核心主旋律,新一屆政府也表現出了更強的決心。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它會給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藍圖、實現路徑和推進時刻表。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文章分析,我們判斷這張改革藍圖由七大主要支柱構成:

  首先是行政體制改革。這是先行之舉,轉變職能,提高效率——其未來主導方向是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與社會的關係,重新劃定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邊界。

  行政體制改革是所有其他改革的基礎——在整個改革體系中,行政體制改革是最先行部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重新梳理中央政府各部門設置,即大部制改革,旨在簡化機構提高效率;重新調整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向地方放權,提高基層自主性;調整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向企業和社會放權,只有政府收縮了,其他兩者才能伸展。在年初推出一系列機構改革和簡政放權措施後,再次強調對地方政府進行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要求,顯示了自上而下、循序漸進的邏輯和執行決心;而反腐倡廉、地方債務審計等措施,都是為下一步改革做出鋪墊。

  其次是財稅、金融和要素價格改革。它們既是一攬子的最小改革方案的內核部分,也是對1992~1994年價格-財政-金融整體但未竟改革的最新呼應。1992~1994年的大轉型確實奠定了後續20年繁榮的根基,但其中未竟之義又是目前眾多後遺症的根源,這次是再推系統改革的升級版本。

  再次是土地和戶籍改革。這兩者是釋放新型城鎮化增長動力的關鍵——土地和戶籍制度改革是新時期進一步釋放土地和人力兩大核心生產要素活力的關鍵,更關係到城鎮化目標的實現以及農民利益的保護,事關經濟社會穩定以及長遠發展。它們也將是此次三中全會最值得關注之處,也是未來最有可能出現重大突破的改革方向,並與年底可能計劃推出的新型城鎮化方案形成對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