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許一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可能做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12:22:20  


 
  二戰後的資本主義曾陷入過一場大思考:什麼樣的經濟模式最適合發展?

  市場經濟誕生了幾百年,卻創造了幾千年的成就,這不可否認。但市場經濟作為資本主義的資源配置模式,卻越來越受到質疑。在二戰前的大蕭條中,市場經濟的漏洞越來越明顯,它容易造成兩極分化,資產階級只關心自己的收益盈利,根本不會去關心無產階級的收益盈利。可是生產出來的大量產品,真正消費的又是千千萬萬的這些無產階級。如果他們的收入沒有增長,社會保障沒有建立起來的話,他們又如何能消費呢?這必然導致像美國大蕭條中的生產過剩,產品積壓浪費,甚至扔掉,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危機。看來要想鏟除這種危機,資本主義需要吸取馬克思的一些觀點。

  這正是凱恩斯主義的理論源泉所在。戰後的資本主義開始全面總結過去原始資本主義的教訓,凱恩斯主義盛行。這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建立了人性化的現代福利制度,破天荒的開始關心起無產階級的生活來了。美國的工會越來越強大,歐洲的福利制度達到了頂點,德國也建立了新式的市場經濟。二戰以後,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通過將部分無產階級發展成中產階級,刺激了大眾消費,創造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

  什麼樣的經濟模式最適合發展?似乎已經有了基本答案。確切的說,市場經濟並不就是姓“資”,計劃經濟並不就是姓“社”,他們其實沒有姓。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吸取了計劃經濟優點的市場經濟,配備有現代化的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險的市場經濟才是最成功的經濟模式。(除了在特殊時期,比如滯漲時期)

  中國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如今又走到了改革的三岔口上,必須要反思採取什麼樣的經濟模式?這是個很有價值的東西。

  改革開放後,出於對過去極左思想的反思,中國的精英階層高度推崇市場經濟。這就產生了一個誤區,認為只要是市場的,那就一切都好,只要實施了市場經濟,拋棄了計劃經濟,那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事實是,市場經濟雖然消除了平均主義,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了。經濟自由化和民營化,極大的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我們忽略了普通老百姓的感受,他們缺乏好的教育醫療,缺乏完善的社保,因為這種公共產業甚至都被私營化了。導致貧苦百姓沒有保障而不敢消費,即使在收入增加後,也怯於消費。

  什麼樣的市場經濟模式最應該在中國走?市場經濟當然是一個基礎,但過於純粹的市場經濟國家,走的卻並不成功。放眼全世界,真正成功的市場經濟國家有幾個呢?美國和歐洲當然算,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等也算,緊跟著英國屁股的澳洲也勉強算上。其它的洲屈指可數,非洲的市場經濟完全沒有培育出來,南美曾經創造過一點奇跡,但之後就銷聲匿跡。

  真正成功的市場經濟可能也就十幾二十來個,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麼?凡是成功的市場經濟,必然是配有現代化的社會保障,培育了大批量的中產階級,本國消費能力能完全激發出來的國家。而貧富差距懸殊、社會保障缺失的市場經濟國家,必然是失敗的!

  所以雖然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最後總結性口號”不好猜測,但對於市場經濟模式的再思考,應該會成為其中基礎中的基礎。而且這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最大利好!

  作者:許一力 2013年08月28日09:50來源:搜狐評論 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可能做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