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曙光“花2300萬評院士”的背後呢?

http://www.CRNTT.com   2013-09-12 15:46:42  


 
  分析

  畸形路徑將產生“學官”群體

  有的院士爭著去當官,有的官員卻花巨資“跑”“要”院士,這種現象讓公眾擔心,院士會不會成了“官員俱樂部”?2009年,兩院院士新增選名單中,包含很多高校或研究機構的領導,有行政職務的候選人居多,曾引發很大爭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院士評選有嚴重利益化的傾向。評審中將一些學術標準異化為“利益標準”,是一種畸形的學術成長路徑。當學術權和行政權結合,將產生“學官”群體,他們通吃官場、教育界、學術界、企業界。

  熊丙奇介紹,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學術界的基本規則是—從利益回避出發,一旦某個學者擔任領導崗位,將不得再從事學術,學術和行政必須兩選一,不得都占。否則,無法避免行政力量用權力瓜分教育資源與學術資源,製造教育評價與學術評價不公平的問題。

  專家呼籲,對於院士評審中的種種弊端,有必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增加透明度,接受公眾監督,減少院士評選中的腐敗現象,同時將一些熱衷於參選院士的高官、央企高管,置於公眾和同行的監督之下。(京華時報記者商西綜合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