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東海:歐洲援助機制風險遠未過去

http://www.CRNTT.com   2013-09-24 08:46:27  


 
  在歐洲為應對債務危機而組建救助機制以後,各方輿論就有多種估計,有的認為,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深化和長期化,歐洲未來的援助機制存在生變的可能,德國可能會出現反對救援的力量甚至成立政黨;而那些接受救助的國家,由於接受援助的條件就是緊縮,而緊縮可能加重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危機狀態,所以像希臘等國反對緊縮的力量也很可能組成政黨。在某些情形下,德國反對救助的政黨可能成為救助政策未來走向的重要決定力量,而希臘等國反對緊縮的力量也會對歐洲的救援機制產生重大影響,不排除讓歐洲援助機制失效的可能。

  果不其然,希臘等國反對緊縮的力量果然導致歐洲援助機制遭遇重大風險。一年前的希臘大選,一度不能產生聯合政府,不得不重新舉行二次大選,並強迫德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放寬援助的條件。而早前的法國大選,也是反對緊縮的政黨取代了支持緊縮的政黨,致使“默科奇”救助聯合體解體,當初歐洲救援機制的一些步驟也因此而改變。

  今次德國大選,果然出現了反對救助的政黨,並且差點進入議會。別看現時該黨還不具有威脅默克爾的力量,如果在未來或下次大選時,歐洲的債務危機並未肅清而是遷延不止、甚至加劇,那麼該黨極其可能壯大而成為德國政壇上的重要力量,並可能讓歐洲援助機制破產,那樣的話,歐元區就將走向解體了。

  要想盡力避免以上的結局,歐元區在短期內必須做到各國赤字率下降、公共債務比例不再攀升,進而使危機中的各國在短中期內獲得融資的能力;長期來看,歐元區各國經濟必須取得穩步成長,財政收支平衡,債務比例下降。而事實是,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要求,對眼下的歐元區各國來說難度委實太高。數據顯示,2012年歐元區17國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4.2%降至3.7%,歐盟27國赤字水平則從2011年的4.4%降至4.0%,但只有德國實現了微弱盈餘,有17個國家的赤字超出了歐盟規定的3%警戒綫,財政赤字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和希臘,分別為10.6%和10.0%。公共債務方面,歐元區17國債務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87.3%上升到90.6%,而歐盟27國的債務水平則從2011年的82.5%升至85.3%,其中希臘債務水平占GDP比重達到156.9%,緊隨其後的是意大利127.0%,葡萄牙123.6%,愛爾蘭117.6%。不久前的數據還顯示,希臘的失業率已達27.6%,而年輕人失業率一直超過50%。
  問題是,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在於其福利制度和勞動力制度導致經濟競爭力喪,如果不實行徹底的結構改革,歐洲的債務危機實際上是無解的。而目前歐洲的救助核心,建立財政聯盟、銀行業聯盟的思路,還是吃大鍋飯的思路,無非就是讓在歐元區裡享受貿易紅利的德國出錢給大家花。歐元區遲遲推不動結構改革,那緊縮的痛苦就將無限期持續下去,那麼最終可能出現的結果就非常糟:要麼德國反對救助的政黨上台執政,廢掉援助機制;要麼被緊縮的國家反對緊縮政策的政黨上台,廢掉緊縮政策,進而也讓援助機制破產。

  所以,不能因為最近一年來表面的暫時平靜就以為歐洲債務危機已經過去,也不能因為德國大選默克爾政黨的獲勝就可以高枕無憂。歐元區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援助機制的風險還遠未過去。

  (作者單位: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