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色大廳:中國人的自費秀場

http://www.CRNTT.com   2013-09-26 16:26:23  


 
其它外國團體在金色大廳進行的大多是賺錢的商業演出

  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是在金色大廳舉辦音樂會比較多的外國演出團體,每年基本都會舉行一兩次巡演,每次演出近10場,音樂會表演曲目主要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因為它的演出質量高,逐漸形成了穩定的觀眾群,完全採取商業演出的運營模式,已發展成當地觀眾認可的品牌演出。同樣,美國紐約愛樂樂團決定打入歐洲市場時,受劇院方的邀請每年在金色大廳進行固定演出。一連15年,票房一年比一年好,當地媒體反響也越來越強烈。

租場門檻不高,只要支付約15萬元人民的場租再加相關雜費就可以進門

  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接待人員表示,由於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並不是政府專管文化的組織,它每年自辦的演出也不會超過200場,剩下的場次則完全向外界敞開大門,一般一台音樂會付1.8萬歐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場租,加上使用劇院設備等其他零星費用,都會被接納。除了對自辦的200餘場演出由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進行比較嚴格的藝術評估和篩選之外,其它的外部演出只要大廳本身沒有節目安排,支付場租就可以進門。

很多國內藝術團體拿著政府撥款、企業贊助甚至自籌資金到金色大廳鍍金

  既然進入金色大廳如此容易,中國的藝術團體也就蜂擁而至。據《北京晚報》報道:很多藝術團體都打著"文化走出去"的旗號,在金色大廳舉辦演出。這些藝術團體出國演出的目的五花八門,有些是政府給撥了一筆錢,於是出去玩一圈;有些是領導快退休了,趕緊把錢花出去;有些是學校想掙錢,組織學生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去演一場。出國演出如果得不到文化部批准,就通過旅行社去維也納。更有甚者在網上剽竊了一個維也納市長的簽名,當成"鍍金"的榮譽。

僅今年,至少就有133個國內院校和團體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各類演出

  近年來,中國人對在金色大廳"露臉"的熱情更加高漲。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中旬,國內各類團體在金色大廳共租用場地27場,至少有133個院校和團體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各類音樂會和演出。與低劣的演出水準相對應的是,金色大廳的中國音樂會上座率普遍不高,部分觀眾對待演出的態度也頗為隨便,國內團體的演出大體上變成了表演者的自娛自樂。 

迄今為止,金色大廳沒有邀請過任何一個中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進行演出

  金色大廳的經營方式大致分三種:第一種是被邀請的演出團體,劇院方需要支付演出費;第二種是根據合同進行駐院演出的團體,共同經營,按照協議分配收入;第三種是在前二者沒有演出安排的期間,自費租音樂廳進行自娛自樂式演出,這也是中國藝術團體在金色大廳進行演出活動的唯一形式。迄今為止,音樂之友協會沒有邀請過任何一個中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到金色大廳進行演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