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韓自貿區建設創造發展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10-04 08:53:51  


兩國的貿易和投資規模決定了中韓FTA的重要性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訊/經過七輪談判,中韓FTA第一階段(模式談判階段)談判不久前落下帷幕。雙方就商品、服務投資、規範和經濟合作領域的“基本方針”達成共識。尤其是在商品領域中,雙方就商品分類方式(一般、敏感、超敏感)、以商品數量為准的自由化率(90%)和以進口額為准的自由化率(85%)達成了協議。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楊明述評文章表示,兩國的貿易和投資規模決定了中韓FTA的重要性。據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中韓雙邊進出口總額為2563.3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876.8億美元,進口1686.5億美元。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目前中韓的貿易規模已超過了韓日與韓美貿易規模的總和。兩國確立的目標是到2015年將年雙邊貿易額提高到3000億美元,在雙方經濟結構變化、相互競爭加劇、國際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必須靠中韓FTA創造新的動力和提供制度保證來實現這一目標。

  從投資方面看,截至2013年4月,韓對華實際投資累計536.4億美元。中國是韓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韓國為應對快速增長的中國內需市場必將進一步擴大對華投資規模,中韓自貿區建立和制度環境的改善,可為韓提供有利的條件。中韓自貿區也將促進中國對韓直接投資,改變中國對韓投資偏少的現狀。

  文章分析,中韓FTA對地區經濟格局的影響同樣能體現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中韓FTA談判進程先於中日韓三國FTA,以及中日、韓日兩國間FTA協定的談判進程,中韓兩國更緊密貿易關係的建立意味著兩國“對地區經濟一體化的主導地位加強”,而日本則在一體化進程中落後。日本媒體擔憂,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將改變東北亞乃至亞太國際貿易格局,日本地位可能受到影響;中韓FTA簽署後,中國市場將更大程度地向韓企開放,這將使依賴中國市場的日企“被置於相當不利的競爭環境”。

  FTA戰略是韓國政府在經濟政策領域的重要支柱。韓國與印尼的FTA將於年內締結,與越南的FTA也將於明年底前簽署,但與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的FTA談判是目前階段的最優先事項。韓國將以中韓FTA為契機,與之前生效的韓美FTA一同發揮“亞太經濟統合軸心”的作用。

  反觀中國,中韓FTA同樣是中韓日—東盟(“10+3”)FTA、東亞峰會16國(“10+6”)FTA直至最終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起點。中日韓FTA談判是中國東亞經貿戰略的核心,其中中韓FTA又是中日韓FTA談判的催化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