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謹防“不愛國”帽子滿天飛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9:35:51  


 
鏈接:

“祝你越來越愛國!”

  2013-10-08 04:43:21 來源: 西安日報(西安) 

  “祝你越來越愛國!走一個!”4日中午,在記者參加的小學同學聚會上,一位與記者20多年未見的同學端著酒杯說出了今年國慶假期最流行的祝酒詞。

  此話一出,讓本來打算對喝酒百般推辭的記者傻了眼。不喝,那不就是不愛國麼?於是記者硬著頭皮喝了下去。記者喝酒的樣子瞬間就引來了一陣陣的笑聲。隨後,飯桌上“愛國”的聲音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1990年,飯桌上的這群小朋友為了同一個目標—學習知識走到了同一所小學、同一個班。也許正是學校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讓他們第一次有了祖國的概念。至少那時每次升國旗記者總是站得直直的、大氣都不敢喘,否則好像會冒犯了誰似的。

  這也許就是愛國在每個人心中最原始的模樣—莊嚴、神聖、敬畏。

  如今,時過境遷。一群當年懵懵懂懂的小朋友都已過了而立之年,大都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許多人都走出了家鄉,甚至到歐美定居。他們中有老師、公務員、記者、白領、企業家,已經融入了社會的各行各業。

  那麼,20多年後的今天,愛國是什麼?

  “愛國就是要為國爭光,像老仇(一位在美國教音樂的小學同學)一樣教美國孩子學大提琴,‘美刀’(美元)必須不能少給。”

  “我看啊,愛國就是踏踏實實工作,平平凡凡過日子,少給國家添麻煩。”

  “愛國啊,就像老孫一樣當記者隨海監船去釣魚島宣誓主權啊!”

  “不能光說不做。只動動嘴皮子肯定不是愛國,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

  ……

  “大”到為國家“出生入死”,“小”到平平凡凡生活,20多年的歲月磨礪把大家對愛國的理解鐫刻出了不同模樣。然而,大家說的都沒錯,因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愛國行為是不分大小的。

  愛國對每個公民來說,既是起碼的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一種必備的情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暖。首先只有學會愛自己,學會愛身邊的人,學會愛所有的人,才更能體會到如何熱愛自己的國家。這也許就是愛國在每個成年人心中沉澱後的模樣—無私、敬業、奉獻。

  23年,同窗情深。話聚“愛國”,倍感溫暖。一時間,酒自然是喝得更多了。 (據新華社石家莊10月4日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