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諾獎老矣,布克當興

http://www.CRNTT.com   2013-10-16 06:54:22  


 
04 中國作家何時能得到布克獎?

  隨著布克獎日益國際化,只要使用英語寫作,就有得獎機會。

  其實,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歐大旭已兩次入圍長名單,另一名馬來西亞華人作家陳德黃也曾兩次被提名。如今,擅長英語寫作的中國作家有很多,哈金能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福克納獎,這也許意味著,我們離布克獎並不遙遠,只是我們還沒怎麼以它為目標。

  在英國,讀者更重視布克獎,認為這才是主流,獲獎者的水平遠比諾獎得主更高,而我們往往將諾獎視為頂峰,過於追求永恒性的創作,忘掉了文學在出世之外,還有入世的一面,不深通世間法,則出世就可能變成欺世。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時代,誰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像文學這樣冷門的知識,並不需要人人成為專家。不論如何,文學獎是一個傳達信息的窗口,是一次文學的party,得獎與否當然不是唯一標準,但現實是也沒有更有效率的尺度,讓普通讀者也能迅速判斷文學作品的高下,真正的文學只能是小眾,但這個小眾不應脫離大眾。

  在嘲笑文學獎的背後,既可能是天才的放誕,也可能是蠢才的自欺,遺憾的是,罵得特別精彩的,往往以後者居多。

  既然人間有這麼一個布克獎,有那麼多好小說正在一決高下,那麼,我們也就沒必要掩藏著自己的無知與好奇,不如堂堂正正地翹首以待。

  結語 在嘲笑文學獎的背後,既可能是天才的放誕,也可能是蠢才的自欺,遺憾的是,罵得特別精彩的,往往以後者居多。

  來源:騰訊文化觀察 2013-10-14 第17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