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改革的核心是改變遊戲規則而不是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11-06 10:24:31  


 
  5. 下一個挑戰:自然資源及金融領域的產權基礎設施與宏觀管理

  從建立市場秩序的角度看,中國還剩下兩個特別重要,但也特別複雜的領域需要系統性的制度改革。

  首先是自然資源的產權及市場目前還有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是歸誰的?使用權如何界定的? 交易平台是否公開、公正、有效?自然壟斷的問題如何解決?污染及碳排放的權利與責任如何測量、界定?權利與責任不清不穩的自然資源如何定價?僵化的價格管制與分割的無監管市場同時存在,導致租值耗散現象嚴重,急需改革來建立自然資源產權的界定、產權的交易、市場准入與產權糾紛解決的制度。不然,中國生態秩序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另外一個需要改革的領域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相對複雜一點,因為金融跟實體經濟不一樣,是可以憑空地去創造一個產品的。比如說衍生產品,它就完全是人為創造的。你可以出錢購買期權,就獲得一種權力,而非實物。期權意味著有權利在一定的時候,以一定的價格買一只股票,或者賣一只股票。這就需要非常清楚的產權界定、交易與糾紛解決機制。

  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的產權基礎設施相對比較簡單。但自然資源和金融的產權基礎設施就比較複雜,因為這兩種資源的使用具有嚴重的負面外部性及系統風險,還會涉及由政府主導的集體行動性質的在數量及價格等方面的宏觀管理與干預。因此,政府除了需要建立產權基礎設施為這兩個市場的發展給力,還需要有恰當的宏觀管理原則及機制。

  政府在自然資源及金融資產與負債定價方面需要與市場共同承擔重要但不同的角色及責任。我非常贊同有關生產要素價格市場化方面的改革建議。但是,這裡面有兩個概念不能混淆:一個概念是受政府主導的金融產品和自然資源產品的基準價格,還有一個是受市場主導的風險溢價。

  在金融產品方面,資本的基準價格一般指無風險的主權債券利率,而風險溢價則指其他不同風險的金融產品相對基準利率的溢價。

  在能源方面,如果以政府管制的電價作為基準價格,則其他能源,如煤、油、天然氣、太陽能等的市場供需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對於像金融(人為可以創造出來的產品),還有自然資源(有很多存量的,而且市場的准入和進出及價格是受到政府集體行為的約束的),有兩個相對獨立的定價機制,一個是基準價格,通常是一個集體行動的政府定價機制,是沒有辦法通過市場來決定的,因為涉及到廣泛的外部效應及系統風險。另一個是風險溢價,它是必須通過市場形成,但其形成的基礎是政府主導確定的基準價格。如果政府不給力,不能確定一個恰當的基準價格,市場的風險溢價就必定是扭曲的。這就是為什麼象歐美這樣發達的市場經濟也會發生金融危機及能源危機。而且危機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都無一例外地干預金融與能源的基準價格。

  我們現在熱議的利率市場化,應該是指風險溢價市場化,而不應該指基準價格市場化。就是說在政府制定一個恰當的無風險金融資產如國債利率的基礎上,各種不同風險的資產的利率應該由市場決定。高風險的資產要付更多的利率,低風險的付更少的利率。實際上,美國、日本、歐洲的政府都主導制定無風險金融產品的價格。例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還有日本對國債的運作都是政府的集體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