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調查顯示 多數人成為手機奴隸

http://www.CRNTT.com   2013-11-07 11:47:17  


南都周刊封面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訊/到底是我們在玩手機,還是手機在玩我們?《南都周刊》的調查顯示,14%的人夜間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機,11%的人甚至在歡愛之後就去查看手機。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用戶,當手機不見時都會感到恐慌和絕望。

 《南都周刊》刊載紀實文章《調查顯示多數人成為手機奴隸:手機不見感到恐慌》:

  手機的奴隸

  到底是我們在玩手機,還是手機在玩我們?《南都周刊》的調查顯示,14%的人夜間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機,11%的人甚至在歡愛之後就去查看手機。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用戶,當手機不見時都會感到恐慌和絕望。也許,我們不應該責怪手機。當App引導我們走哪條路不塞車,去哪裡吃飯可以打折,當微信幫助我們與疏離的親友更多聯繫,科技的進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然而,當我們開會時盯著胯下,吃飯時舉行奇怪的儀式,當我們因微博的評論傷心難過時(有人甚至因此自殺),我們是否喪失了與他人交流的興趣與能力?諷刺的是,我們的調查也顯示,有孩子的家長中,在自己充分享受手機的便利時,超過20%的人嚴禁孩子使用手機。手機改變了我們,但我們未必希望它們改變下一代。

  多重任務瘋狂症

  “我覺得我快要堅持不住了。”楊華寧說。北京秋日的陽光透過國貿寬大的玻璃窗,灑在這位前IT公司高管身上,但卻掩不住他蒼白的臉色。

  楊身上的問題顯而易見。即便已經從公司辭職,他手裡仍然時時刻刻都在擺弄一部精致的智能手機,在上面刷刷點點,偶爾抬一下頭,目光也看著別處。不得不說,坐在對面觀察他如何使用手機是一件非常賞心悅目的事,他的手在程序間的切換熟極而流,像是一位魔術師在表演最拿手的段落。而偶爾需要打字時,飛快跳動的手指又像是鋼琴師。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更像是一台精准運行的機器——機器不斷將最新的訊息推送到手機,他會每隔30秒打開鎖屏查看一次,再過30秒,則會查看一次郵件,而此後則要查看微信和微博等等,又兩分鐘過去,他又會重複上面的動作,周而複始。

  “沒辦法,已經成了習慣。”過去5年中,楊華寧每天夜裡都會被手機吵醒,白天去任何地方,都要攜帶3個充電寶為手機充電,隨時拍拍口袋看看手機在不在,已經成為他的標誌動作。在任何一次或長或短的出游計劃中,他扮演的角色都是同一個——一個永遠低頭看手機的旅行者。再到後來,即使再重要的場合,他也沒有辦法放下手機,直視著別人完成一次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