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鋒:年輕官員的權力市場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13-11-08 12:11:09  


 
  令人遺憾的是,老鄉聚會並沒有多少鄉情可談。家鄉的山水、地域、風俗、人情,通通都被無意識地遺忘。代之而來的是,這些來自家鄉的人怎樣才能在北京相互利用彼此的人際資源,生存、打拼、向權力的上層攀爬。由此可見,老鄉會只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品,或者是一個口頭上的說辭。聚會前,來的人是老鄉;聚會後,來的人可能就不是老鄉了,因為,來的人在權力市場中被劃分為不同的層級,對權力有共同興趣的人可能會常來往,對權力興趣不大、又沒有別的共同愛好的人可能就會減少交往,或者不交往。一旦老鄉會失去了它的利用價值,老鄉會存在的意義也就消失了。

  在京打拼,都不容易,這是現實。這些從外省來的年輕官員,在體制內外通過各種合法手段,去獲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本也無可厚非。只是他們的眼睛、心靈緊盯權力的上層,謀求的終極目標又能是什麼呢?是做事、做公僕的崗位,還是千方百計占得一個謀取私利的工具呢?他們都還很年輕,在未來可能會成為更高級別的官員,到時他們會用手中的權力幹什麼呢?

  俗話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年輕的官員是政府的未來,是公共服務的未來,也是“權為民所用”的未來?令人擔憂的是,從他們言談舉止中流露出的狀態,僅僅表明了他們在權力市場中謀求最大利益份額的強烈願望,而沒有表現出與政治宣傳相呼應的“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的基本責任感。不知道,將來把更重要的權力交給他們來使用,能不能給政府、公共服務、周圍的居民帶來令人向往的未來?

  但願,隨著國家法治建設質量的提高,法治能對公權力形成有效的制衡、監督、制約,能給這些年輕的官員劃出法律、法規的底線,讓他們在行使權力、獲取自身最大利益時能夠依法行事、不觸碰底線,就算不錯了。如此未來,如果法治落實,倒是可以期待。

  劉鋒為法學博士,獨立學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