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退出外匯市場干預需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http://www.CRNTT.com   2013-11-22 09:46:47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訊/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撰寫了一篇三中全會精神輔導文章《全面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周小川在文中提出,要“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

  新京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俊生文章表示,對外匯市場放棄常態式干預,這與三中全會確立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凡是能由市場決定的價格,政府就不再進行干預,而匯率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價格,是有效配置國內國際資金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政府按自己的意志對價格進行干預,就可能扭曲市場機制,使價格不能充分反映國內資金和進入中國的國際資金的實際運作狀況,資金配置也就不能對市場價格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

  目前,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還不能充分反映人民幣與美元等國際通用貨幣的實際關係,特別是由於人民幣匯率浮動機制還未完全按照市場化機制運作,因此在與美元等國際強勢貨幣的比價上表現得很不均衡。由於近幾年來美元持續貶值,導致人民幣在匯率上表現為升值。外貿出口只能用美元結算,因此產生了由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匯率風險。但是由於這種人民幣升值僅僅表現在與美元的比價上,它的一個結果是造成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力上升而在國內市場上購買力下降,甚至出現了國內一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反而低於國內市場價格的奇特現象。要改變這種不利於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不利於維護中國民眾利益的情況,必須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改革,讓人民幣與美元等國際通用貨幣保持平衡,退出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式干預應該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文章認為,退出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式干預,需要建立一個前提條件,這就是人民幣必須成為資本項目可兌換貨幣,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人民幣要像美元等貨幣一樣實現國際化。人民幣如果不能在國際市場上成為通用貨幣,那麼它在外匯市場上就只能被強勢貨幣牽著鼻子走,甚至經常會出現國際市場游資進入中國套取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差價的情況,最近幾年中國國內出現的物價上升就存在著這方面的因素。

  周小川在文中透露,未來條件成熟時,要取消QFII的資格和額度審批,這也許有利於為國內A股市場增加流動性,但在人民幣國際化尚未成為現實的情況下,也需要防範股市成為國際熱錢進入中國套利的一個通道。 


【 第1頁 第2頁 】